每年的NBA休赛期,都是各支球队管理层“大显身手”的舞台。在短短数周内,大量交易与签约密集完成,其中不乏引爆舆论的重磅操作。然而,当聚光灯全部聚焦在少数几笔大交易上时,许多看似平淡却暗藏玄机的运作,往往被忽视。尤其在6月底至7月初这段“交易风暴期”,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事实上,那些未在第一时间引发轰动的操作,反而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改变球队命运的关键。本文将聚焦2025年休赛期最被低估的几笔运作,跳过那些已被广泛讨论的“明星级”交易,从长期价值角度,挖掘这些被忽视的“宝藏”。
一、公牛续约约什·吉迪:4年1亿美元,长期价值或超预期
尽管对芝加哥公牛近年来的操作评价不一,但以4年1亿美元续约约什·吉迪,无疑是一笔被低估的运作。这笔签约的争议点在于:吉迪在高强度季后赛中的短板是否会被放大?然而,从长期视角看,公牛的选择或许充满智慧。
首先,吉迪年仅22岁,上赛季已打出职业生涯最佳表现,尤其是下半程的三分命中率飙升至37.8%。在雷霆,他因谢伊·吉尔杰斯-亚历山大和杰伦·威廉姆斯的存在而发展空间受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继续成长。其次,公牛在续约谈判中占据主动,吉迪作为限制自由球员,市场上缺乏竞争买家,而他的履历在同届受限自由球员中(如库明加、格里姆斯、托马斯)最为突出。
更重要的是,公牛无需因奢侈税压力而压低吉迪的薪资。锁定一份长期合同,让他在25、26岁时为球队提供超额价值,才是更合理的策略。2500万美元的年薪看似不低,但仅占预计工资帽的14%,即使吉迪未来定位为强队第六人或普通球队三号球员,这份合同依然划算。
唯一的隐忧在于:吉迪的持球需求和防守短板,可能限制公牛的建队选择。他需要护筐型内线补防,且必须占据大量球权。但在找到更好人选前,这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二、马刺签下卢克·科内特:中产特例的“稳健投资”
马刺以4年4100万美元签下卢克·科内特,看似是一笔中规中矩的操作,实则暗藏精妙设计。首先,马刺瞄准了凯尔特人因薪资压力而放弃续约的科内特,填补了文班亚马身后的内线空缺。与之前给扎克·科林斯的续约不同,科内特的合同结构更具灵活性。
合同薪资逐年递减,最终一年仅935万美元(2028-29赛季),且最后两年为部分保障(仅255万美元,带球队选项)。这意味着,即使科内特状态下滑,马刺最多损失1300万美元,风险极低。此外,科内特身高2米18,年龄30岁,无需担心身高缩水,只需保持轮换球员水平即可。
这种“低风险、高灵活性”的合同设计,完美契合马刺重建期的需求。科内特无需成为首发,只需作为正向轮换球员,为年轻核心提供支持。
三、篮网交易得到小迈克尔·波特:薪资空间换未来资产
当球队拥有薪资空间却缺乏天赋时,如何操作?篮网的答案是将空间转化为优质资产。用卡梅隆·约翰逊换来小迈克尔·波特,并附带掘金2032年无保护首轮签,堪称经典。
尽管2032年首轮签的兑现时间遥远,但潜力巨大。届时,约基奇将37岁,掘金若进入重建期,这枚签位价值将飙升。更重要的是,这枚签本身就是交易筹码,可在未来几年推动篮网的“梭哈”操作。
从成本角度看,这笔交易几乎“白捡”。波特与约翰逊的两年薪资差额仅3500万美元,而篮网必须花掉薪资以达到工资底线。此外,波特年仅27岁,比约翰逊年轻两岁,且过去三年出勤数更高。尽管健康隐患存在,但风险与回报的平衡,让这笔交易充满智慧。
四、热火得到诺曼·鲍威尔:边缘球员换准全明星
热火用凯尔·安德森和凯文·乐福换来诺曼·鲍威尔,且未付出选秀权,堪称“空手套白狼”。尽管薪资上涨700万美元,但鲍威尔的准全明星级别得分能力,正是热火上赛季进攻效率联盟第21时所急需的。
鲍威尔的2050万美元年薪低于其实际产出,即使因伤缺阵10-20场,60-65场的出场时间也远超热火去年从罗齐尔和伯克斯那里得到的表现。此外,鲍威尔的合同即将到期,既可作为交易筹码,也可选择续约,灵活性极高。
五、雷霆续约杰林·威廉姆斯:锁定轮换中锋,保障前场深度
雷霆放弃杰林·威廉姆斯200万美元的球队选项,转而以3年2500万美元续约,2027-28赛季带球队选项。这笔操作虽未引发轰动,但意义深远。
雷霆未来两年将面临顶薪续约压力,锁定杰林·威廉姆斯可保障前场深度,避免切特·霍姆格伦受伤或伊赛亚·哈尔滕施泰因离队时无人顶替。此外,新秀托马斯·索伯因ACL撕裂将缺席整个赛季,让这笔操作更显重要。
合同设计同样精妙:2025-26赛季薪资840万美元,之后两年降至770万美元,前高后低的结构,既满足当前需求,又为未来腾出空间。雷霆15人名单中,10人的最后一年为球队选项,这种灵活性在联盟中极为罕见。
来源:NBA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