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国反制荷兰:安世半导体断供引发欧美供应链危机

时间:2025-10-18 15:25:14 来源:揽星河的笔记 作者:揽星河的笔记

10月12日,一场跨越中欧的半导体产业博弈骤然升级。荷兰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中国半导体巨头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147亿元资产,试图通过股权控制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然而仅3天后,中国商务部便以精准反制措施,将东莞封测基地的芯片出口纳入管制清单,直接切断欧美供应链的“命脉”。



荷兰“越界”干预:147亿资产冻结引爆供应链危机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源于荷兰政府的极端手段。9月30日,荷兰以冷战时期法律为依据,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资产冻结,涉及金额达147亿元。作为闻泰科技2019年收购的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2024年营收已突破147亿元,其客户涵盖博世、大陆集团等欧洲汽车巨头。



荷兰的真实意图昭然若揭:通过控制安世半导体股权,切断中国对欧洲的芯片供应,配合美国“科技脱钩”战略。但荷兰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安世半导体的核心制造能力早已转移至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后,将80%的封测产能集中于东莞工厂,形成“欧洲研发+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布局,这为中方反制埋下了重要伏笔。

中国精准反制:东莞工厂断供直击欧美要害

10月15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明确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主体及其分包商向海外输出特定成品部件与子组件,直指其东莞封测基地。这一举措的杀伤力源于东莞工厂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作为欧洲车企的主要功率半导体供应商,安世东莞工厂年产能达200亿颗芯片,覆盖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



闻泰科技在声明中指出,荷兰的“全球运营冻结”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则,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公司正积极申请出口豁免,但短期内东莞工厂的断供已对欧洲汽车产业造成冲击。博世、大陆集团等一级供应商面临芯片短缺,部分车型生产线被迫停工,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也陷入焦虑。

功率半导体:电子设备的“电力心脏”引发全球震荡

一颗直径仅5毫米的功率半导体,为何能引发如此大的产业震荡?作为所有电子设备的“电力心脏”,功率半导体负责电能转换与控制,从汽车能量管理系统到手机充电保护电路,其性能直接决定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安世半导体生产的MOSFET、IGBT等器件,占据全球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12%的份额,是特斯拉、宝马等车企的核心供应商。



更值得关注的是稀土领域的隐性博弈。安世半导体生产所需的镓、锗等稀土氧化物全部依赖中国进口,而荷兰作为全球第二大稀土化合物进口国,其芯片制造能力严重受制于中国供应链。这种“研发-制造-原材料”的深度绑定特性,使得任何单边制裁都可能引发双向损失。

全球供应链警示:断链容易连链难

从华为被断供到安世半导体资产冻结,科技领域的单边制裁屡见不鲜,但每次博弈都证明:供应链的韧性源于合作而非对抗。荷兰抢去的股权无法带来芯片产能,中国的管制措施也会影响企业运营。唯有尊重市场规则、保持合作互信,才能让全球产业链稳定运转。



这场短暂却激烈的博弈,给全球科技产业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没有任何国家能单方面掌控供应链。当各国都意识到“断链容易连链难”,尊重规则、互利共赢才会成为真正的共识。毕竟,芯片从来不是博弈的武器,而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