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NBA历史上公认的成材率最高的一届新秀,1996年选秀大会不仅诞生了三位常规赛MVP得主,更涌现出阿伦·艾弗森、科比·布莱恩特、史蒂夫·纳什等传奇球星。这届被载入史册的“黄金一代”,至今仍是球迷津津乐道的经典。今天,让我们穿越回1996年那个改变联盟格局的选秀夜,重温艾弗森、坎比与拉希姆三位高顺位新秀的命运轨迹。
尽管选秀前费城76人队曾考虑用状元签选择马布里或科比,但管理层最终还是将信任票投给了艾弗森。这位1.83米的控卫虽未染指总冠军,却带领76人队在2000-01赛季杀入总决赛,其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至今仍被球迷传颂。而当艾弗森的名字被宣布时,整个联盟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接下来的榜眼签——多伦多猛龙队的选择上。
生涯数据:9.5分、9.8个篮板、1.9次助攻、1次抢断和2.4次盖帽
选秀顺位:第二顺位
选秀球队:多伦多猛龙队
来自马萨诸塞大学的坎比,大学时期便是内线统治者。从大一赛季的14.8分7.3篮板,到大三赛季的20.5分8.2篮板3.9盖帽,他连续三年包揽奈史密斯奖、伍登奖等荣誉,更在NCAA四强赛中力压艾弗森当选最佳球员。面对蒂姆·邓肯时,坎比总能有效限制这位未来传奇,这也让他成为猛龙队榜眼签的不二之选。
进入NBA后,坎比的新秀赛季交出14.8分6.3篮板2.1盖帽的答卷,但进攻端的局限性让他很快被猛龙放弃。转会尼克斯后,在杰夫·范甘迪的调教下,他转型为防守核心,不仅随队打进总决赛,更在2006-07赛季以11.2分11.7篮板3.3盖帽的表现荣膺最佳防守球员(DPOY)。整个职业生涯,坎比4次当选盖帽王,4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累计赚取1.28亿美元薪水,堪称蓝领内线的典范。
生涯数据:18.1分、7.5个篮板、2.5次助攻、1次抢断
选秀顺位:第三顺位
选秀球队:温哥华灰熊队
相较于坎比,探花拉希姆的名字对现代球迷更为陌生。这位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前锋,高中时期便连续两年荣膺佐治亚州篮球先生。大一赛季,他以场均21.1分8.4篮板的表现入选全美最佳第三阵容,更成为NCAA历史上首位获太平洋十校联盟最佳球员的大一新生。其全面的技术、扎实的基本功,让温哥华灰熊队在第三顺位将其收入囊中。
尽管不愿前往寒冷的加拿大,拉希姆仍以职业素养完成了5个赛季的效力。除新秀赛季外,他每个赛季都能维持21+8+3的数据,低调的球风下隐藏着强大的得分能力。2001-02赛季转会老鹰后,他以21.2分9篮板3.1助攻的表现入选全明星,这也是其生涯唯一一次全明星之旅。更值得一提的是,拉希姆是NBA历史上唯一一位因交易在单赛季出战85场的球员(常规赛82场+3场季前赛)。
遗憾的是,伤病在2005-06赛季开始侵蚀这位天才前锋,最终他在31岁时便选择退役。若非伤病困扰,且当初能加盟美国本土球队,拉希姆的生涯成就或许远不止于此。但即便如此,他场均18.1分7.5篮板2.5助攻的数据,仍证明了自己是96黄金一代中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