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多地医院接诊了多例因毒虫咬伤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因伤情危急被送入ICU抢救,单例医疗费用最高超过20万元。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户外活动安全的广泛关注。
据南宁市某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一名52岁男性患者在郊外劳作时被不明毒虫咬伤右腿,30分钟后出现全身红斑、呼吸困难等症状。送医后诊断为「过敏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障碍」,在ICU抢救5天,使用呼吸机及大剂量激素治疗,总费用达21.3万元。
广西医科大学昆虫研究所专家指出,当前正值蜱虫、红火蚁、隐翅虫等毒虫活跃期。这些昆虫体型微小,常隐藏在草丛、树木或衣物中,被咬后可能引发从局部红肿到全身性过敏反应的不同症状。特别提醒:
广西急救中心发布处理规范:被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冰敷降温;若出现头晕、胸闷等全身症状,需在30分钟内就医。切勿使用民间偏方如涂抹牙膏、酱油等,可能加重感染。
据统计,今年6月以来,广西各地医院已接诊毒虫咬伤病例127例,其中23例需住院治疗。专家强调,随着气候变化,毒虫活动范围正在扩大,公众需提高防范意识。
安全提示: 发现不明昆虫叮咬后,可用手机拍摄虫体特征供医生诊断,同时记录被咬时间、部位及初始症状,这些信息对后续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