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龙队在新赛季的阵容调整颇具看点,送走西卡与OG后,他们引进了巴雷特与英格拉姆,并通过选秀得到了身高2.02米的大前锋博伊尔斯。这一系列操作显示出猛龙对锋线资源的持续重视,延续了他们队史夺冠时以锋线为核心的传统。
猛龙目前的首发阵容中,有4名球员在上赛季的回合占有率均超过20%,分别是:
这4名球员均具备持球自主进攻能力,使得猛龙的进攻下限有所保障。当一名球员持球进攻受阻时,可以轻松将球传给其他队友,创造新的进攻机会。然而,多持球点阵容也带来了球权分配的挑战,这不仅仅关乎队内权力地位,更涉及机会选择的合理性与无球角色的切换。
在猛龙的4名主攻手中,奎克利的定点投射能力最佳,英格拉姆与巴雷特合格,而巴恩斯则缺乏定点投射威胁。无球走位方面,英格拉姆习惯较差,但主攻能力最强,其他3人则表现尚可。不过,猛龙目前缺少一名真正的控卫来整合进攻资源,奎克利虽为名义控卫,但长处不在梳理进攻,英格拉姆与巴恩斯的组织能力也有限。
相较于上一个版本(范弗利特+西卡),猛龙的进攻有望取得一定进步,但达到顶级水平仍存困难。在防守端,英格拉姆+巴雷特+奎克利的组合不如OG+西卡+范弗利特,首发领防能力相对普通。尽管季前赛中猛龙的防守表现尚可,但其参考价值有限。
猛龙在阵容换血后,可能仍停留在一个不突出也不拉跨的平庸区间。考虑到东部竞争力的下滑,猛龙争取更好的名次是有机会的,但天花板不会太高。一方面,猛龙强点不少,但化学反应未必能加分提档;另一方面,猛龙也确实没有顶级球星。
巴恩斯作为猛龙的建队核心,其表现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在同届球员中,巴恩斯已被多人超越,其进攻特质也未达到通常认为的球队第一核心水平。在巴恩斯身边摆上英格拉姆、巴雷特、奎克利三个打手,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个人进攻能力的不足。但巴恩斯并非纳什、基德、保罗、哈利伯顿这样的指挥官,其角色更像后勤主任而非霸总。
当然,如果认为英格拉姆能单挡第一核心的重任,那又是另一种叙事。然而,英格拉姆今年的评级降了半档,其耐用性担忧增加。在成长性方面,猛龙也只是普通。自19年夺冠后,猛龙走了一条不主动摆烂于是被动烂的路线,天赋积累一言难尽。好在现在也算有几个年轻人,包括巴恩斯、迪克、阿巴吉、贾科比和博伊尔斯。
这4名年轻人中,迪克的表现相对无球属性跟4个大佬也比较搭,前景相对有确定性;阿巴吉作为3D侧翼定位明确,跟前锋线几个打持球的错开了生态位;贾科比有更多的持球攻需求,但未必轮得到他;博伊尔斯虽然是前锋,但他更偏内线定位,而猛龙内线人手并不溢出,未来有希望是猛龙多前锋阵容的最后一张拼图。
内线方面,珀尔特尔可以看做联盟首发中锋的平均水平,护筐、篮板、终结、策应能力多样。马穆克拉什维利相比前任奥利尼克年轻不少,有空间属性也算进攻多面手,作为替补内线有性价比。莫格博则与博伊尔斯存在定位重合,培养前景可能不如后者。
总体上,猛龙仍是一个定位不明的球队,强没多强,弱也弱不到哪里去。可以认为猛龙是东部强队守门员,努努力能进季后赛的水平。如果年轻人有些进步,他们还能往上走一走。猛龙现在稍微超奢侈税线一丢丢的工资单大概也会优化一下,不然会略显奇怪。
猛龙不是前天聊到的灰熊,他们没有那么苟。如果机会合适,猛龙会出手。猛龙现在攒了一套即战力还行又不炸裂,成长性不差也不突出的阵容,他们未必甘于平淡经营,保不齐搞出斜刺里杀出的剧情,而他们的资源或许支持他们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