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10月19日,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场迎来一场焦点对决——“川超”联赛南充丝绸源点队主场迎战成都锦城队。这场被球迷称为“川东赛区终局战”的比赛,不仅因竞技水平备受关注,更因45名外国留学生的助威团成为全场亮点。

五国语言助威:留学生“听不懂只能喊加油”
西区看台上,一群肤色各异的留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来自西华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和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在南充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组织下组成“跨国球迷团”。尽管部分人刚到中国仅1个月,但观赛时,他们用中文喊“加油”、四川话喊“雄起”,还以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五种语言齐声助威,笑称自己是“听不懂只能喊加油的球迷团”。
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寒山(中文名)担任现场摄影师,一手举稳定器拍摄,一手撑伞为设备遮雨。镜头中,队友们随音乐律动挥手、中场休息时跳舞,寒山边记录边感叹:“So high!太嗨了!”

秋雨中的热血:45人助威团嗨翻全场
当日秋雨绵绵,球迷们身着雨衣入场,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检票口处,这支“外国球迷队”手持手鼓、腰鼓等乐器,有序走向看台。比赛前,非遗表演让他们兴奋不已;比赛中,每当南充队进攻,他们便用各国语言齐喊“Fighting!”“Bravo!”,甚至跟着网络热梗高呼“南充加油,干翻成都!”。
南充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助威团由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摩洛哥、尼日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组成。协会通过高校征集意愿后,精心组织了这场跨文化观赛活动。

跨文化互动:中外球迷隔场呼应
东区看台上,南充本地蜀魂球迷协会与足球联盟组织的本地球迷团,与西区的外国球迷团上演多次互动。当本地球迷唱起“加油吧我的兄弟”时,外国球迷团便以世界杯主题曲旋律回应;双方还用“雄起”“O lei O lei”等口号隔场呼应,现场氛围热烈非凡。
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安静(中文名)是助威团的“领喊员”。他举着小喇叭,用英语、法语教大家喊中文“加油”和四川话“雄起”,还现学现卖网络热梗,带动全场欢呼。他笑着说:“我们听不懂战术,但要用热情感染每一个人!”

“第二家乡”的魅力:留学生爱上南充
赛场外,留学生们对南充的喜爱溢于言表。来自阿富汗的司赖(中文名)在中国学习两年,他感慨:“南充不仅有美景,更有开放的胸怀。街头美食和热情市民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摩洛哥留学生萨那(中文名)举着手机记录赛场,准备分享给家乡的家人。她说:“在摩洛哥,足球氛围浓厚;而在南充这个‘第二家乡’,能现场为南充队加油,让我更爱这座城市。”
最终,比赛以1:3结束,成都队获胜。但赛场内外,球员的拼搏与中外球迷的欢呼交织成一幅动人画面。川超联赛不仅是一场足球盛宴,更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展现城市魅力的桥梁。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