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美媒震惊:中国突破喷气发动机技术封锁,自主创新崛起

时间:2025-10-21 04:48:41 来源:粤语音乐喷泉 作者:粤语音乐喷泉

2025年2月,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一位航空专家突然公开表态:'没有人希望中国能自主设计和制造喷气发动机。'这句话不仅道出了美国的心声,更揭示了西方对中国技术崛起的深层担忧——一旦中国掌握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西方70年来在空中领域构筑的技术壁垒将彻底瓦解。



西方技术封锁:从材料到设备的全方位围堵

西方国家对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封锁从未掩饰。美国率先通过'瓦森纳协定',将高端材料、精密机床和核心零部件列入限制出口清单,从源头切断技术供应。更甚者,美国迫使盟友加入封锁阵营,即便购买西方发动机的国家,也无法获得维修技术,相当于将产品变为'一次性用品'。



这种层层加码的封锁,使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陷入困境。国产战机长期依赖进口动力,性能提升受制于发动机技术瓶颈,国防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被卡脖子的困境:进口发动机的昂贵代价

早期,中国战机只能依赖进口俄罗斯发动机维持运转。然而,进口发动机的维修限制极为苛刻——一旦故障,必须将整机运回俄罗斯或指定地点维修。单次维修成本高达数百万美元,长期来看对国防预算造成沉重负担,更让中国在技术上受制于人。



2010年,中国试图单独购买俄罗斯117S发动机以提升战机性能,却遭遇俄罗斯的'捆绑销售'策略——必须同时购买苏-35S战机。这场持续五年的谈判,最终以中国花费20多亿美元购买24架苏-35S战机告终。这笔天价'捆绑费',彻底让中国意识到: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唯有自主创新才是出路。

自主突破:从单晶叶片到五轴机床的全面攻坚

2016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正式成立,集结9.6万名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投入75亿美元注册资本,专门攻关军用发动机项目。研发涡扇-15发动机的过程中,团队首先面临的是涡轮单晶叶片的耐高温难题——发动机内部上千度的高温,远超普通金属的熔点。



当时,全球仅有美英等少数国家掌握单晶叶片生产技术,西方不仅高价出售,还频繁威胁断供。研发团队通过反复调整合金配方、优化铸造工艺,最终成功研制出DD6镍基单晶合金。这种合金在1220℃高温钎焊后,980℃环境下拉伸强度仍达807MPa,完全满足涡扇-15的高温需求。

涡轮盘加工则是另一大挑战。航发涡轮盘的精度要求误差控制在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以内,此前中国一直依赖进口德国五轴精密机床。美国施压德国断供后,国内机床企业从零开始研发。浙江畅尔的工程师团队历时4000多个日夜,终于在2020年造出中国首台五轴数控卧式侧拉床,精度完全达标,并荣获机床行业'自主创新十佳'奖项,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涡扇-15成功:中国航发的里程碑式突破

2023年,装载两台涡扇-15发动机的歼-20战机完成首次试飞并取得成功。这款发动机推重比超过10,接近美国F-22战机搭载的F119发动机水平,可支持歼-20实现超音速巡航,显著提升航程和武器载荷能力,实战性能迈上新台阶。



相比进口的俄罗斯117S发动机,涡扇-15在动力、可靠性和维护性上全面领先,成本更低且无需依赖外部维修。随着涡扇-15的量产,歼-20的列装速度大幅提升,中国空军的整体实力迎来质的飞跃。

西方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封锁,最终未能阻挡中国航发的崛起。相反,封锁倒逼中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了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信息:

美航空专家急了:不卖中国,他回头自己造了就丸辣!.观察者网.2025-02-07

解放军官网:苏-35战机25日到货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海淘”.观察者网.2016-12-29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困局分析.航空知识.2013-09-27

美媒:歼20发动机在2-3年内将取得惊人突破.新华网.2012-08-24

涡扇-15发动机有多牛?.科技日报.2016-08-30

军方证实涡扇-15装机歼-20震撼西方国家.海外网.2013-08-13

涡扇-15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