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斯诺克赛场上的一场对决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选手赵心童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整场比赛,他似乎完全不在状态,以0:4的悬殊比分被对手零封。这样的结果,不仅让观众失望,更引发了对其职业态度的质疑。简单的球打不进,士气全无,赵心童的赛场表现,简直是对斯诺克这项运动的侮辱。
其实,大家都看到了赵心童在赛场上的低迷,却往往忽略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过早地获得世界冠军,荣誉和金钱如潮水般涌来,铺天盖地的赞美和纷至沓来的商业合作,让这位年轻选手迷失了自我和方向。他需要一个专业的经纪人团队,来合理安排商业活动,确保在不影响训练的情况下,选择性参加一些代言活动,以保持竞技状态。毕竟,能拿到职业资格的选手,哪个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天才?

从个人观点来看,国内球员的运动寿命和巅峰期普遍较短,这与其初衷有关。大多数球员是为了成名和赚钱而打球,极少数是真正追逐梦想。因此,成名后,动力下降,参加商业活动、代言增多,训练时间减少,状态难以保证。这种将运动视为致富工具而非职业和追求的态度,是中国球员,包括台球运动员的通病。
名气一大就向钱看、向后转,这种心态在赵心童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丁俊晖、肖国栋等少数始终坚持初心的选手外,其他球员都想着如何尽快拿到冠军,好去签各种代言,实现一夜暴富。他们压根就没有把斯诺克当成是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是作为赚钱的手段。

从直播现场画面可以看出,赵心童的精神状态并不佳。可能是时间差没休息好,或者身体欠佳,导致输球。但这样的解释并不能掩盖其赛场上的低迷表现。前两天还在西安与丁俊晖一起出席花式九球表演,生龙活虎的他,这才几天时间,就双眼脸部红肿,四肢虚浮,出杆无力,准头尽失。这样的球技断崖式下跌,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

作为职业运动员,赵心童已经不年轻了。现在的风光,都来自于冠军光环。但是,这光环又能顶多久呢?一次次败北,一次次拉垮的表现,会让他输得精光。捧得多高,就会摔得多重。当商业投资看不到价值的那天,就是摔下高台的时候。那时候,就什么都没了。昙花一现般的表现,真让人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