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足协发布的2025赛季第26期裁判评议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山东媒体《望岳新闻》的强烈质疑。事件起因于一场中超焦点战——山东泰山对阵上海申花的比赛中,主裁判麦麦提江在处理马纳法疑似手球事件时,与VAR(视频助理裁判)的沟通情况成为争议焦点。
据雷速体育9月18日报道,山东泰山俱乐部针对比赛第7分钟马纳法在禁区内疑似手球未被判罚点球的情况,向中国足协提出了申诉。然而,足协在发布的裁判评议中却表示:“裁判员未判罚手球犯规,VAR未介入。对于此判例,评议组将在征求国际足联裁判专家意见后做出认定。”这一表态立即引发了山东媒体的不满。
山东媒体指出,从比赛转播画面和现场情况来看,麦麦提江在处理这一争议事件时,明显与VAR进行了超过1分钟的沟通。然而,足协的评议却坚称双方没有沟通,这一说法令人费解。媒体质疑道:“如果视频裁判没有介入,那么麦麦提江和视频裁判在沟通什么?这成为了一个悬念。”
进一步分析转播画面,山东媒体发现,在争议事件发生后的6分38秒,转播镜头显示视频裁判正在查看球点球情况,此时距离争议手球已经过去了26秒。而在6分52秒,麦麦提江开始与视频裁判沟通,转播字幕依然显示“查看球点球事件”的标识。从普遍理解来看,此时视频裁判已经介入处理。
此外,山东媒体还提到一个细节:在麦麦提江暂停比赛时,曾有一个胳膊夹紧的动作,这可能是他认定马纳法的胳膊并未离开身体。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今,关于这一争议的评判,中国足协已经决定向国际足联请教。但无论结果如何,中国足协评议组的权威性都已经受到了球迷的广泛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