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8日电,据“合肥发布”最新消息,10月27日,全球首款具备课堂教学功能的全尺寸仿生机器人正式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科学教育课堂上亮相。这款名为“小安”的机器人身高1.4米,拥有高度拟人化的外观设计和智能交互能力,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实现从实验室研发到实际教学场景应用的重大突破。
在当日的科学教育课上,“小安”以助教身份与授课教师展开默契配合,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多媒体演示等功能,为学生们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这款机器人由合肥本土科技企业自主研发,自今年4月正式立项以来,历经6个月的技术攻关,现已完成全部研发工作并进入实景测试阶段。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小安”科学教育机器人集成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语音识别技术和动作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教学场景需求灵活调整互动方式。此次进入课堂教学场景,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更为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创新范本。
此次技术突破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展现了合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实力,另一方面也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随着“小安”机器人完成测试并逐步推广,预计将对我国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