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西安举行的2025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高峰会议上,界面新闻记者获悉,陕西省已正式启动光子科技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光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付玉喜介绍,该实验室计划在两年内攻克超过30项光子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将为光子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实验室还将建成3条中试生产线和2个专业孵化载体,进一步完善光子产业的研发和生产链条。这些设施的建成将有助于加速光子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推动陕西全省光子产业产值在2027年突破500亿元大关。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还了解到,作为该实验室的组建单位,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是国内唯一获得IMEC硅光工艺包(130nm)出口管制许可的主体。这一资质为实验室在硅光技术领域的研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已建成4-6英寸公共服务平台、6英寸化合物先进光子器件中试平台。值得一提的是,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平台已于10月底正式通线,标志着实验室在硅光集成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未来,实验室还将继续推进异质集成工艺平台的建设工作。其中,异质集成工艺平台将于2026年完成硬件建设,而异构集成工艺平台则计划于2028年完成硬件建设。这些平台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在光子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为光子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