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小鹏IRON机器人引关注:何小鹏辟谣真人内藏,2026年底量产高阶产品

时间:2025-11-06 19:07: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11月5日,小鹏汽车在2025 AI DAY(小鹏科技日)上正式发布全新一代IRON机器人,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据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该机器人量产版与展示产品高度接近,身高控制在1.7米以内,目标是在2026年年底实现规模化量产。这一消息不仅点燃了市场对机器人技术的期待,也直接推动了相关概念股的普涨。

发布会上,IRON机器人凭借高度拟人的设计细节和“走猫步”等动作演示引发广泛讨论,甚至有网友质疑其内部“藏有真人”。针对这一传闻,何小鹏于11月6日通过视频公开回应,不仅还原了机器人“走猫步”的全过程,还让团队拉开背部拉链,全方位展示内部构造,包括晶格肌肉、控制器、肩膀固定器、麦克风阵列及手部谐波关节等关键部件,彻底澄清了谣言。

辟谣视频引爆市场,小鹏汽车股价直线拉升

随着“内藏真人”的质疑被打破,小鹏汽车港股股价迅速攀升。截至11月6日收盘,小鹏汽车股价报89.4港元/股,市值达约1704.41亿港元。与此同时,机器人概念股集体走强,三花智控、德昌电机控股、港仔机器人等个股涨幅均超3%,市场对机器人产业的热情进一步升温。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磊 摄

类人设计背后的逻辑:亲和感与规模化循环

与多数人形机器人不同,全新一代IRON机器人采用了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及全包覆柔性皮肤设计,旨在通过高度拟人化提升用户亲和力。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主任孙富春指出,真正的具身智能需具备“人形”身体,以实现智能与身体的深度协同进化。何小鹏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像人的机器人更有亲和感,可能卖得更多,从而快速形成规模。规模效应会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销量增长,形成正向循环。”

小鹏机器人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称,类人设计的阻力最低,而特定场景的机器人缺乏通用性。通过探索人形机器人与人的相处方式,小鹏希望实现情感联结,为未来商业化奠定基础。

技术突破与挑战:灵巧手成关键瓶颈

尽管IRON机器人已实现82个自由度的灵活运动,甚至能完成“猫步行走”等高难度动作,但其“灵巧手”仍是当前最大的技术挑战。何小鹏坦言,团队曾尝试让机器人进工厂打螺丝,但发现硬件成本高昂,且现有“灵巧手”寿命仅6~8个月,造价却达8000美元。孙富春也指出,“灵巧手”是具身智能的关键突破点,但面临成本高(百万级别)和性能不足(负载能力弱)两大难题。

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毅认为,机器人灵巧操作的核心在于解决“泛化”难题。当前业界对机器人能力的理解存在误解,例如误以为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具备通用操作能力。何小鹏强调:“没有足够灵巧的手,机器人很难在以人为标准设计的世界中泛化应用。”

2026年量产目标:优先落地商业场景

何小鹏将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的难度比作“软硬供应链不成熟时自研Robotaxi”,但他仍坚持目标:到2026年年底实现规模量产。在商业化层面,IRON机器人将优先进入导览、导购、导巡等场景,逐步渗透至更广泛领域。上海证券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正从“0~1”向“1”加速靠近,商业化落地可期;中信建投研报也指出,产业即将进入“去伪存真”阶段,国产链条在政策、资本和订单催化下持续发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磊 摄

机器人概念股普涨,市场看好产业前景

受小鹏机器人进展影响,11月6日机器人概念股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三花智控涨7.35%,德昌电机控股涨6.68%,港仔机器人涨3.64%,金力永磁涨3.92%,速腾聚创涨2.79%,优必选涨1.66%。随着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人形机器人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新焦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