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黄仁勋、杨立昆等AI领袖: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已拉开帷幕

时间:2025-11-07 14:10:32 来源:财联社 作者:财联社

财联社11月7日讯(编辑 周子意)在伦敦举行的《金融时报》人工智能未来峰会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抛出重磅观点:全球正加速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人工智能从单一任务向全领域智能的跨越,更引发行业对技术伦理与经济影响的深度探讨。

AGI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现实应用

通用人工智能(AGI)被定义为具备人类同等认知能力的系统,能够理解、学习并完成任何智力任务。与传统AI模型仅能处理特定场景不同,AGI的突破性在于其跨领域适应性。黄仁勋在峰会上透露,具备人类智能水平的技术已研发完成并投入实际应用,未来将在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释放更大潜力。

这一观点获得Meta人工智能负责人杨立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eoffrey Hinton及John Hopfield等权威专家的支持。Hinton因人工神经网络研究获奖,其团队去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AGI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渐进式革命:AI能力将分阶段释放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AGI不会以“技术奇点”形式突然爆发,而是通过持续迭代逐步渗透各领域。杨立昆强调:“其能力扩展将是渐进过程,不会出现单一标志性事件。”这种观点与部分市场对AGI的狂热预期形成对比,凸显技术发展的复杂性。

人机智能博弈:超越与共存的边界

峰会焦点议题之一是AI是否将全面超越人类智能。World Labs创始人李飞飞指出:“部分机器已在特定领域超越人类,如物体识别和语言翻译。”但她同时强调,人类智能在创造力、情感理解等维度仍不可替代。Geoffrey Hinton则预测:“20年内,机器将在辩论中持续战胜人类。”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则认为,从概念层面看,构建全领域智能机器并无技术障碍,但需警惕过度乐观。

Bengio特别警告,当前决策应避免被技术幻想主导:“我们需保持不可知论,避免因短期热情做出重大承诺。”这一谨慎态度与资本市场对AGI的追捧形成鲜明反差。

万亿资本涌入:泡沫风险隐现

全球科技巨头正掀起AGI研发竞赛。数据显示,微软、亚马逊、Alphabet和Meta四大巨头今年在AI基础设施的支出预计达4000亿美元,而未盈利的AI初创企业估值已突破万亿美元。微软近期深化与OpenAI合作,谷歌则考虑加注Anthropic,后者估值或超3500亿美元。

然而,行业担忧情绪蔓延。研究指出,仅2023年就有10家AI初创企业未实现盈利却累计获得近万亿美元估值。这种资本狂热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存在相似性,引发对股市崩盘的警惕。

尽管如此,华尔街仍坚定押注AI。分析认为,AGI若成功落地,可能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但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要求投资者保持理性。这场智能革命的终局,或许将取决于人类如何平衡创新野心与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