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月10日讯 据Business Insider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OpenAI正在加速进军医疗健康领域,探索开发自有消费级健康工具。目前,公司正在考虑多种可能性,包括开发个人健康助理或健康数据聚合平台等方案。
这是OpenAI布局AI基建之后的又一项大胆尝试,意味着其正从底层技术转向行业应用。
在此之前,OpenAI已在人事上针对医疗领域展开布局。今年6月,其任命公共医疗科技公司Doximity联合创始人Nate Gross为医疗战略负责人,之后又在8月聘请前Instagram高管Ashley Alexander出任健康产品副总裁。
在10月举行的HLTH大会上,Gross这位OpenAI医疗战略负责人提到,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约达8亿人,其中相当一部分用户是带着医学相关问题前来咨询的。
值得一提的是,ChatGPT曾帮助一位用户“诊断”出了十多年顽疾病因(详见《十多年未解谜症,ChatGPT一语道破病因?微软:“医疗超级智能”渐近》)。
“过去,消费者习惯用谷歌搜索健康问题,但现在他们显然开始把这些问题转向大模型,通过更对话性的方式来获取知识,”Menlo Ventures合伙人Greg Yap表示(该基金并未投资OpenAI),“我认为OpenAI在(医疗)这一领域拥有巨大机遇。”
科技巨头如谷歌、亚马逊和微软都曾花费数十年,试图开发to C健康数据管理工具,但大多以失败告终。
在这背后,“个人健康档案”是长期困扰这些科技巨头的一个难题。由于隐私保护规定和利益机制的复杂性,个人健康数据被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之间、难以整合。而“个人健康档案”的概念,正是希望将所有健康信息汇聚到同一个平台,由患者本人拥有和管理。
多位投资人认为,OpenAI的入局,或许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随着AI能力不断强化,AI对医疗多模态数据解读水平逐步提升,给予医疗端的辅助效果也在不断增强,同时AI在医疗应用成本不断下降,驱动技术加速转化。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国内AI在医疗机构中的市场规模从2019的2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4亿元,预计2033年有望达到2244亿元,2023-2033年复合增速为43.1%。
华源证券指出,AI医疗正经历从辅助性工具,到各级医疗用户配置性需求的转换,并有望改善传统医疗服务困境,更多潜力场景静待落地。通过医疗大模型、医学图像、临床数据、设备软件等方向的积累,AI对于医疗多模态数据的解读持续完善,以工具属性,对于各级医疗用户赋能程度逐步提高,实现降本增效、流程优化等价值,而对于医学边界的拓展、个性化治疗、医疗平权的改善仍处于较早期阶段,国产产业链的普及,使得AI受众加速拓展,或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