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人形机器人百公里跨省行走揭秘:半自主控制与多次换电策略

时间:2025-11-21 07:05:4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人形机器人技术迎来重大突破!近日,一款名为智元远征A2的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百公里跨省行走,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项壮举不仅刷新了人类对机器人运动能力的认知,更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1月20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向智元远征A2(SNA210041BA00652号机器人)颁发了认证证书,正式确认该机器人全程行走距离达106.286公里,成为"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Longest journey walked by a humanoid robot"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半自主控制:安全与效率的完美平衡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王闯透露,此次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的百公里挑战,旨在向公众直观展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已达到极高可靠性与稳定性水平。针对公众关注的控制方式问题,王闯详细解释道:"这款机器人具备全自主行走能力,今年7月的24小时行走测试就是完全自主完成的。但考虑到城市道路的复杂性——包括红绿灯、突发路况和行人等因素,本次挑战采用了半自主模式,即人工辅助与机器人自主决策相结合。"

他进一步指出:"当前汽车行业尚未实现完全的L4级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领域更是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为确保行走安全,我们最终选择了更稳妥的半自主方案。"这种务实的技术路线,既保证了挑战的成功率,也为未来全自主控制积累了宝贵数据。

换电策略:破解续航瓶颈的关键

面对"是否一口气完成百公里"的疑问,王闯透露了鲜为人知的细节:"实际上我们没有统计具体换电次数,因为团队需要全程专注观察路况和确保安全。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机器人自主换电、充电,这将是重要的技术突破方向。"

他坦言,电池续航是目前人形机器人最大的技术瓶颈:"现有电池可支持机器人站立3小时或行走2小时,这个续航时间仍然偏短。"这一坦诚的表述,揭示了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不过,王闯也带来了积极信号:"新能源汽车行业曾面临同样问题,通过提升电芯能量密度和结构创新(如电池底盘一体化、电池车身一体化),最终解决了续航焦虑。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

技术协同:产业链共同突破续航难题

在电池技术创新方面,王闯特别提到了固态电池的潜力:"业界普遍期待固态电池能带来能量密度的质的飞跃。"同时,他也指出了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当前机器人电池需要额外保护结构,导致体积利用率不高。这需要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通过优化设计提升空间效率。"

这种开放的技术合作态度,展现了智元机器人推动行业进步的愿景。随着材料科学和机械设计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续航问题有望在未来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其在物流、服务、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扫清障碍。

此次百公里行走挑战的成功,不仅创造了世界纪录,更开启了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新篇章。半自主控制模式和灵活的能源管理策略,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随着续航瓶颈的逐步突破,人形机器人走向实用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由智能机器人服务人类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