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徐美慧 编辑 | 文姝琪
在全球PC市场从传统硬件向AI驱动转型的关键节点,入华40周年的英特尔正面临双重挑战:既要通过先进制程工艺在PC和数据中心赛道追赶AI浪潮,又需在制造本地化与生态合作层面给出中国市场的破局方案。11月19日重庆举行的2025英特尔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大会上,公司高层释放出战略调整的强烈信号。
本土化战略升级:从标准套餐到定制化服务
英特尔董事长陈立武在大会上明确表示,公司正通过组织架构优化打造更敏捷的运营体系,核心目标是让产品直接解决客户痛点。作为入华40周年的里程碑,英特尔宣布将围绕客户端计算、数据中心及边缘计算三大核心领域持续投入,同时深化与中国生态伙伴的协同创新。
中国区董事长王稚聪首次公开亮相时透露,英特尔在华合作伙伴已突破1.5万家,自2001年起推动的PC累计出货量达10亿台。他以重庆“轻轨穿楼”的立体交通理念类比芯片设计革新:在Intel 18A制程下,芯片采用背部供电层与信号层叠加的立体结构,如同轻轨在建筑间穿梭,实现空间效率最大化。

图片来源:英特尔
技术路径重构:芯粒化设计开启定制化时代
面对AI算力需求爆发,英特尔正从传统单芯片设计转向模块化架构。王稚聪介绍,自Meteor Lake起,后续Panther Lake和Clearwater Forest平台均采用芯粒(Chiplet)技术,将CPU、GPU、NPU等功能单元拆解为独立模块,通过先进封装实现灵活组合。这种“微缩城市”般的架构设计,使英特尔能像火锅店提供定制菜单般,既提供标准化产品,也可根据客户需求组合特定功能模块。
副总裁高嵩进一步阐释技术路线图:代号Panther Lake的下一代AI PC平台已基于Intel 18A制程量产,该工艺将成为未来三代产品的基石。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启动14A制程研发,下一代平台将于2026年CES展会亮相,持续巩固在埃米级制程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市场格局重构:算力与制造的双重突围
全球PC市场在AI驱动下迎来复苏,IDC数据显示2025年Q2/Q3出货量同比增幅达7.3%和9.4%。Gartner预测到年底AI PC占比将达31%,2026年突破55%,而Canalys更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超1亿台。在这场变革中,英特尔需直面双重竞争:
高嵩强调,英特尔正通过“开放合作+技术突破”双轮驱动:一方面与超过1.5万家中国伙伴共建生态,另一方面以每代制程提升15%能效比的技术路线重塑竞争力。在这场关乎未来十年产业格局的竞赛中,英特尔的定制化芯片战略能否突破重围,将成为观察全球半导体产业变局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