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此次增选进一步优化了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地区和行业布局,体现了国家对科研和工程技术领域人才的重视与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73人当选,女性科学家5人
2025年,中国科学院共选举产生院士73人,具体分布如下:数学物理学部14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1人,技术科学部15人。新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为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占比达67.1%。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增选中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进一步优化了院士队伍的结构。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达到908位。
此外,202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7人,来自15个国家,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更加广泛。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总数为173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71人当选,女性科学家8人
2025年,中国工程院共选举产生院士71人,具体分布如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9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8人,医药卫生学部8人。此次增选中,女性科学家有8人当选,同时还有一批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承担重大任务的专家、多位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的专家以及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优秀专家当选。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1002位。
2025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4人,增选后外籍院士总数为148位。
最年轻院士:44岁刘若川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据报道,44岁的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为北京大学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刘若川。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在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果。其中,他独立完成的“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年龄跨度大,行业覆盖广
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中,年龄最大的为出生于1955年5月的余志武,他是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外,还有多名“70后”专家当选,包括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云晓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杨超、华南师范大学杨中民、武汉大学姜卫平、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肖明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曹宏斌、清华大学李俊华。
新能源行业两位专家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能源行业在此次增选中表现亮眼,共有两位专家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比亚迪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兼研究院院长廉玉波,以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
两院院士增选: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进一步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向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人员倾斜,旨在推动国家科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于今年4月25日启动,8月20日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同时发布。
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陈柯名 杜波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界面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