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刘素楠 编辑 | 庄键
低空出行市场迎来一位重量级跨界选手——神州租车。
近日,国内头部租车平台神州租车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制造商沃兰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正式切入低空经济赛道。这一动作标志着传统地面出行巨头向三维立体交通网络迈出关键一步,也为低空出行商业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政策层面,国务院连续两年将低空经济纳入“新兴产业培育”重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技术加速成熟,用户对多元化出行需求持续攀升,共同构成了此次跨界合作的底层逻辑。
神州租车CEO高德武在专访中透露,选择沃兰特作为合作伙伴,源于其航空器研发实力与神州租车场景运营能力的深度互补。沃兰特联合创始人黄小飞则强调:“技术方与应用方的深度绑定,是推动低空出行从概念走向大众的关键。”
地面巨头入局:1.8亿用户构建低空出行“流量池”
作为深耕出行领域18年的行业龙头,神州租车已积累1.8亿注册用户,服务网络覆盖360余座城市。其用户画像与低空出行核心客群高度重合——旅游、商务用户占比超80%,中长距离出行需求旺盛。高德武指出:“这些用户对时间效率敏感,是低空出行商业化落地的天然试验场。”
技术落地层面,神州租车已形成“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双轮驱动格局:2025年7月联合Apollo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租车产品,国庆期间在海南试点L4级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此次跨界低空领域,被视为其“科技智能出行体验”战略的自然延伸。
场景融合:从“地面租车”到“空地联运”
根据协议,双方将分三步推进合作:
在神州租车的设想中,未来旅游用户可搭乘eVTOL实现“跨景区点对点直达”,商务用户则能通过“低空通勤”避开地面拥堵。例如,20公里外的机场在晚高峰时段可能耗时1-2小时,而“打飞的”仅需10分钟。
落地挑战:政策、协同与用户培育
尽管前景广阔,但低空出行商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沃兰特飞机预计2026年完成取证,合作进度将与适航认证同步。试点城市选择需兼顾安全运营与用户需求,旅游资源密集区与跨城商务高频区成为优先方向。
基础设施方面,神州租车计划将现有360余城的机场、高铁、火车站网点与低空起降平台融合,构建“长距离大交通+低空交通+地面接驳”的立体网络。高德武坦言:“政策标准适配、跨领域协同、用户习惯培养,是当前三大核心挑战。”
盈利模式:场景化增值驱动可持续增长
面对万亿级市场,神州租车提出“三阶段盈利逻辑”:
高德武强调:“低空出行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需要中长期培育。但一旦突破临界点,将彻底改变城市交通格局。”

受访者供图
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神州租车从地面出行向立体交通的跨越,更可能推动整个行业从“单一场景”向“生态化”升级。随着政策、技术、市场的三重共振,未来“打飞的”或将成为日常出行选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