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大熊猫超级IP:成都城市发展的文化引擎与全球对话窗口

时间:2025-11-21 15:15:2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走进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的熊猫文创集市,AI助力的多语种熊猫“慢直播”、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转化的100款新品、以熊猫为主题的金币……这些充满“混搭感”的场景,正勾勒出一个极具张力的文化IP碰撞空间。这场以“共护熊猫家园、共建美丽世界、共享开放机遇”为主题的盛会,于11月21日在成都开幕,不仅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更将议题延伸至城市发展、产业创新与国际人文交流,揭示了大熊猫从生物符号到“超级IP”的蜕变逻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熊猫IP的产业“厚度”:从创意到商业闭环

IP的商业价值早已突破玩偶与门票经济的局限。以迪士尼为例,其背后是一条精密咬合的产业价值链。对于大熊猫这一自然生长的IP而言,夯实创意工业化底座至关重要——既要扩充“创意池”,也要为非标创意寻找标准化产能。作为大会核心板块的“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已连续举办两届,旨在构建长线IP矩阵。大赛评审委员会联合主席傅榆翔指出:“我们鼓励突破熊猫元素的传统应用,转向深度文化再生与创造。”

数据印证了这一路径的成效:首届大赛征集原创作品超1.3万件,完成8417件在蓉版权登记,签约137位中外设计师,孵化“熊猫家园”八大IP,形成从创意研发到商业落地的闭环链条,投产总值达约5亿元。本届大会期间,100款基于首届大赛创意转化的新品将亮相,同时成都交子大道的“熊猫家园潮玩中心”线下旗舰店开门迎客,通过潮玩、手作与IP衍生内容,推动熊猫文化以年轻化、国际化方式融入城市肌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成都正通过法律确权与商业孵化,将分散的“熊猫”符号提炼为可开发、具知识产权的独立IP资产。从“创意设计—研发生产—版权保护—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生态构建中,熊猫IP的产业厚度得以不断夯实。

空间叙事:从“单点激活”到“全域留客”

如果说产业解决“造血”问题,空间则解决“容纳”问题。观察悉尼等国际都市的发展路径,无不通过“超级接口”黏合文商旅体业态。对于成都而言,大熊猫正是这样一个跨文化、全年龄层的超级接口。以IFS外墙“爬墙熊猫”为例,这一公共艺术装置不仅激活了垂直空间,更重构了春熙路商圈的生态。

成都的布局正从“单点激活”迈向“全域留客”。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作为产业核心载体,将落地全国首个熊猫主题景区式3.0升级版旗舰奥特莱斯等项目。借助毗邻熊猫基地的区位优势,其在品牌、服务与营销端深度融合熊猫IP,推动“观光经济”向“产业经济”升级。这种布局旨在利用熊猫基地的客流,通过多元化场景延伸旅游经济长尾效应,让“看熊猫”升级为“在成都生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更深层的“共生”存在于城市气质层面。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熊猫元素与文创消费提供的“情绪价值”,成为城市灵感与活力的自然流露。这种精神共鸣,让短暂流量转化为长期城市认同的关键力量。

从形象符号到文化叙事:熊猫的全球对话

11月18日,大熊猫“辰星”与“晓月”搭乘专机前往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开启中马大熊猫国际合作新篇章。作为大会“熊猫伙伴”之一,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的客流量因熊猫入驻大幅增长。同样,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因“星徽”和“好好”的到来,多次被评为欧洲最受欢迎主题公园。该园不仅打造中国式园林,还聘请中国饲养员,构建了一个沉浸式中国文化叙事空间。正如园长董博所言:“大熊猫拉近了游客与中华文化的距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在成都视角下,大熊猫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高速通道”。2025年,成都航空口岸入出境外国人达149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5.97%,其中“专程看熊猫”是核心驱动力之一。数据显示,83.75%的入境游客首次来蓉,其中84%曾造访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此次全球熊猫伙伴大会释放的深层信号在于:成都不再满足于输出熊猫的可爱形象,而是借力这一超级IP,讲述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开放与产业共生的独特叙事。通过搭建全球平台,成都正以熊猫为媒,让世界读懂中国,也让自身在国际对话中发出清晰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