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芯片行业与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磅消息:英伟达与OpenAI正式宣布达成一项里程碑式合作,前者计划向后者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共同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这一合作不仅为OpenAI下一代模型的训练与运行提供算力保障,更标志着全球AI基础设施竞争进入全新阶段。
千亿美元打造10吉瓦算力集群:相当于四座胡佛水坝发电量
根据双方签署的意向书,合作核心目标是为OpenAI部署总容量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计算系统。这一电力规模相当于四座胡佛水坝的年发电总量,可满足超过800万户美国家庭的用电需求。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采访中直言:“这是首个10吉瓦级AI项目,工程复杂度史无前例,但AI对各行业的变革性影响已毋庸置疑。”
合作将分阶段实施:首期100亿美元投资将于未来数周内敲定最终协议后启动,硬件交付计划于2026年底展开。中期目标是在2026年下半年,利用英伟达尚未发布的下一代“Vera Rubin”平台完成首批1吉瓦算力部署。据悉,该平台性能将达当前Grace Blackwell平台的两倍以上,后者搭载的GB300芯片已被业界公认为最强AI芯片。
黄仁勋在8月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建设1吉瓦数据中心需投入500亿至600亿美元,其中约350亿美元用于采购英伟达芯片系统。以此推算,10吉瓦项目总投资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为控制风险,双方采用渐进式投资机制:英伟达将根据实际部署情况分批注资,确保OpenAI维持增长速度的同时保障投资回报。
循环投资模式:构建AI商业闭环
此次交易采用“循环”资金运作模式:英伟达认购OpenAI无投票权股份,后者用这笔资金反向采购英伟达芯片。这种模式使英伟达能将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储备直接转化为财报收入,形成完美商业闭环。Requisite资本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布林·托金顿指出:“英伟达投资OpenAI,OpenAI再购买英伟达产品,构成了一个自洽的财务循环。”
强强联合:战略价值与行业重塑
对英伟达而言,合作具有三重战略意义:首先,通过股权投资锁定全球最具影响力AI公司的长期芯片采购需求;其次,巩固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最后,合作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应声上涨近4%,市值攀升至近4.5万亿美元,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值龙头地位。
对OpenAI来说,千亿美元资金支持解决了其发展关键瓶颈:确保先进芯片稳定供应,为模型迭代提供算力保障;与产业龙头深度绑定提升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表示:“计算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经济基石,我们将借助共建设施实现AI突破与大规模普惠。”
行业巨震:竞争格局深度变革
此次“超级联盟”或将重塑科技行业生态。首先,AI竞争已从模型算法单点突破,演变为覆盖数据中心、能源保障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性竞赛,全球将掀起新一轮AI数据中心建设热潮。科技领袖如扎克伯格、马斯克均认为,巨额投入与强大算力将推动AI进入“超智能”时代。
其次,合作引发竞争对手忧虑。反垄断律师安德烈·巴洛指出,该合作可能捆绑英伟达的芯片垄断优势与OpenAI的软件领先地位,增加AMD等芯片厂商及Cohere、Mistral等AI模型开发商的竞争压力。
更深层次来看,这项合作是对AI持续进化、实现超越人类智能的豪赌。奥特曼预言:“‘超级大脑’创造的成果将超乎想象,甚至可能超出目前的理解范围。”但争议同样存在:部分人士认为AI模型发展已触及瓶颈,Meta曾推迟旗舰AI模型发布,OpenAI的GPT-5也因性能争议引发投资者重新审视AI热潮。
市场声音:狂热与观望并存
投资者用股价上涨表达了对合作的看好:英伟达股价飙升直接证明市场信心。此前甲骨文与OpenAI达成的3000亿美元合作协议,曾推动其市值增长约三分之一。这些案例表明,OpenAI已成为人工智能热潮的核心力量。
分析师指出合作对英伟达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提出潜在风险。伯恩斯坦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质疑资金循环模式产生的销售额是否反映真实市场需求。奥特曼上月也曾公开表示,投资者对AI的热情“过度高涨”,并预测部分初创公司及投资者将“面临失败”。
尽管存在争议,此次合作无疑将在全球AI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随着合作细节在未来数周内敲定,全球目光将聚焦这对“软硬结合”的超级联盟,看它们如何引领人类社会步入超大规模计算驱动的新智能时代。
构建大规模GPU集群的竞赛已全面拉开,英伟达凭借GPU销售带来的现金流,正积极寻找持续回报的投资机会。而OpenAI截至2025年中期年化收入已飙升至100亿至130亿美元,较2024年的37亿美元实现跨越式增长,其增长速度远超AI领域绝大多数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