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张熹珑 编辑 | 林腾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广东珠海发展较早且基础雄厚的领域之一,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日,该市明确提出“打造成为国内首个RISC-V生态之城”的目标,旨在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在RISC-V赛道上实现突围。
超128核RISC-V模拟平台发布,破解开发痛点
9月19日,由跃昉科技推出的超128核RISC-V模拟平台LeapEMU在珠海正式发布。该平台支持超128核RISC-V RVA23企业级模拟,为开发者提供了高效、灵活的开发环境。跃昉科技首席运营官袁博浒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传统RISC-V软件开发需先购买RISC-V设备,但市面上机器性能较弱且选择有限。而LeapEMU平台可部署在X86主机上运行,相当于在一个虚拟的RISC-V设备上进行开发,大大降低了开发门槛。
“以往开发流程需要先完成芯片再做配套软件,耗时约四年。而基于LeapEMU平台,开发芯片的同时就可以同步开发配套软件,周期可缩短一半。”袁博浒表示,公司希望该平台能覆盖国内50%以上的软件开发者及社区开发人员。
RISC-V:AI时代的原生基础架构
诞生于2010年的RISC-V(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是新一代开源指令集芯片架构。与当前计算机行业呈现的X86和ARM“双寡头”格局不同,RISC-V凭借简洁、开放、低功耗、模块化及可扩展性等特点,被视为匹配人工智能浪潮发展、高能效特定领域的原生基础架构。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市场规模达113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为29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92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250亿美元,国内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7.9%。
从行业应用来看,RISC-V在汽车电子和智能交通、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工业控制和物联网终端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珠海加码RISC-V,打造开源产业矩阵
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泽桐在9月19日的研讨会上指出,RISC-V符合AI时代产业变革的核心诉求,成为下一代计算架构演进的关键方向。珠海已逐步形成了覆盖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的开源产业矩阵,并将进一步加大与人工智能各行业组织的合作,完善RISC-V标准体系和软件基础设施。
作为珠海“4+3”主导产业之一,集成电路产业也是全市重点发展的16条产业链之一。2024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规模达到184.87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在此基础上,珠海进一步提出集成电路差异化发展,并在2024年8月印发实施的新一轮集成电路产业政策中,开创性提出对开源生态(RISC-V)的政策支持。
珠海在RISC-V赛道上动作频频。去年9月,组建了全球首个基于RISC-V的DSA国际创新合作组织——RDSA国际联盟,由华发集团、跃昉科技、Ventana Micro Systems牵头。同时,本地的跃昉科技、进迭时空、全志科技、昇生微等公司均已发布RISC-V架构处理器芯片,覆盖工业、消费电子、电池管理等领域。
RISC-V与AI的契合,资本市场看好
华金资本执行董事张昕雨向界面新闻表示,RISC-V生态与AI契合度较高,AI的快速发展成为了RISC-V的加速器。同时,国际局势和贸易战也促使大家关注开源架构,从源头做到自主可控。而RISC-V作为开源架构,保留了未来和国外交流的可能性。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我们非常关注RISC-V技术路线的发展。目前更多是一种创业投资类型,整体行业还是以机构投资为主。未来两年,很多创业公司要面临商业逻辑闭环的挑战,投资者也要给行业更多耐心。”张昕雨认为。
LeapEMU平台:提升开发效率,助力云上智城建设
RISC-V正往高性能、AI垂直行业发展,软件成为商业落地的关键。跃昉科技创始人兼CEO江朝晖指出,空仓期漫长仍是芯片产业的痛点。而LeapEMU平台面向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提供了稳定、标准的RVA23统一验证环境,突破了传统工具在性能和规模上的瓶颈。
袁博浒介绍,业内主流开发者所能用到的模拟器一般到32核,而LeapEMU可以达到128核甚至更多,在模拟数据中心计算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该软件可以直接部署在已有硬件上,不用等新的RISC-V芯片,开发效率得以提升。
珠海发展半导体已有约20年历程,近几年进一步往高附加值方向布局,包括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江朝晖指出,珠海提出“云上智城”的建设,为RISC-V产品提供了不同场景的探索落地机会。今年5月,跃昉科技宣布中标珠海云上智城200P国产智算中心项目,标志着公司迈入国产高性能算力领域。
搭建标准体系,缓解产业碎片化问题
得益于开放、开源的特性,RISC-V在短时间内就走完了其他传统架构几十年的历程。但产业生态碎片化也是一个严峻问题。因此,行业将标准建设提上进程,要从源头缓解产业碎片化问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电子所副所长、研究员颉靖指出,中心目前正在牵头和相关单位、企业制定国内首套RISC-V标准体系。标准工作主要聚焦在指令集规范、特殊应用场景的指令以及认证等方面。
围绕RISC-V赛道发展,颉靖指出需求牵引、标准制定和软硬协同是当务之急。而借助横琴与澳门的对外窗口地位,珠海的生态和标准有望辐射到海外。
RDSA联盟:推动标准化,吸引国际合作
江朝晖透露,未来公司计划推出两个全球实验室——D2D实验室和DSA实验室,推动RISC-V标准化工作。通过RDSA联盟,去年已经吸引了十多个国家的公司展开合作。
江朝晖提及,RDSA联盟在推动标准化上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是用RISC-V做CPU架构;其次要实现芯粒全球互联,涉及UCIe全球标准;最后要围绕不同的AI应用做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