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阿里布局AI新蓝图:迈向超级人工智能ASI时代

时间:2025-09-25 11:06:34 来源:华尔街见闻官方 作者:华尔街见闻官方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去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泳铭提出,AI最大的想象力在于接入现实世界。而今年,阿里的AI战略再次升级,人工智能不仅将放大人类能力,更将推动社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时代。

在9月24日的2025年云栖大会上,吴泳铭明确表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他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革命,其影响力将远超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

吴泳铭认为,工业革命通过机械化放大了人类的体能,信息革命通过数字化放大了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而智能化革命则将通过通用人工智能AGI放大人类智力,并解放人类的潜能。

过去三年,AI的快速发展已让行业感受到其巨大威力。数据显示,AI的智力水平在几年内从高中生迅速提升至博士生水平,Tokens消耗速度每两三个月翻一番。全球AI行业投资总额已超过4000亿美元,未来五年累计投入预计将超过4万亿美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投入,吴泳铭宣布,阿里将继续保持ALL IN态势,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加投入。这一消息让市场对阿里的未来充满期待,阿里港股股价直线拉升约7%。

吴泳铭描绘了一个更为宏大的AI蓝图:“AI不会止步于AGI,它将迈向超越人类智能、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他指出,AGI的目标是将人类从80%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而ASI则可能创造出一批“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

“ASI将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解决未被解决的科学和工程问题,如攻克医学难题、发明新材料、解决可持续能源和气候问题,甚至实现星际旅行。”吴泳铭表示,ASI将推动科技以指数级速度飞跃,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

通往ASI的道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其次是“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最后是“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超越人”。

目前,AI正处于“智能涌现”阶段,互联网的发展为智能涌现提供了基础。大模型通过理解全世界的知识集合,具备了泛化的智能能力,涌现出通用对话能力,并逐渐发展出思考多步问题的推理能力。

接下来,AI将进入“自主行动”阶段。吴泳铭认为,这个阶段AI不再局限于语言交流,而是具备了在真实世界中行动的能力。AI可以在人类的目标设定下,拆解复杂任务,使用和制作工具,自主完成与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

“通过Tool Use,AI可以像人一样调用外部软件、接口和物理设备,执行复杂的真实世界任务。”吴泳铭表示,这个阶段AI将快速渗透到物流、制造、软件、商业、生物医疗、金融、科研等几乎所有行业领域。

在吴泳铭的设想中,未来自然语言就是AI时代的源代码,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就能创造自己的Agent。“未来会有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Agent和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工作,对真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当上述条件具备后,AI将进入第三个阶段——“自我迭代”,特征是“超越人”。吴泳铭指出,这个阶段有两个门槛需要跨越:首先是AI需要连接真实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其次是实现自主学习。

“目前AI的进步最快的领域是内容创作、数学和代码领域,但对于其他领域和更广泛的物理世界,AI还缺乏广泛的、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原始数据。”吴泳铭直言,AI要实现超越人类的突破,就需要直接从物理世界获取更全面、更原始的数据。

除了吸收原始数据,AI还需要实现自主学习。吴泳铭认为,随着AI渗透更多的物理世界场景,理解更多物理世界的数据,AI模型和agent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有机会为自己模型的升级迭代搭建训练infra、优化数据流程和升级模型架构,从而实现自我学习。

这意味着,未来的模型将通过与真实世界的持续交互,获取新的数据并接收实时反馈,借助强化学习与持续学习机制,自主优化、修正偏差、实现自我迭代与智能升级。“AI将自我迭代出超越人类的智能能力,一个早期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便会成型。”吴泳铭说到。

一旦跨过某个奇点,人类社会就像按下了加速键,科技进步的速度将超越我们的想象,新的生产力爆发将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阶段。

AI迭代的影响力最终将辐射到千行百业,催生IT产业的巨大变革。吴泳铭提出几点判断,或将成为阿里未来市值得以重估的关键支撑。

首先,吴泳铭认为“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将替代现在的OS地位。“未来,几乎所有链接真实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将与大模型进行链接,所有用户需求和行业应用将会通过大模型相关工具执行任务。大模型将会吞噬软件。”

他表示,大模型作为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将允许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多的应用。未来几乎所有与计算世界打交道的软件可能都是由大模型产生的Agent,而不是现在的商业软件。如此的想象力也随之而来,“潜在的开发者将从几千万变成数亿规模”。

另一边,AI模型将加速渗透进所有设备上。“未来模型将运行在所有计算设备中,并具备可持久记忆,端云联动的运行状态,甚至可以随时更新参数,自我迭代,类似我们今天的OS运行在各种环境之中。”吴泳铭断言道。

基于上述愿景,阿里做出了战略选择:加码基建投入、开源通义千问,旨在“打造AI时代的Android”。

软件快速开枝散叶的同时,背后的硬件市场也将天翻地覆。吴泳铭的新判断是——超级AI云是下一代的计算机。

他指出,大模型将成为基础系统,每个人都将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Agent,这些Agent 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和协同,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而数据中心内的计算范式也在发生革命性改变,从CPU为核心的传统计算,加速转变为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

新的AI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更大的集群规模。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能源、全栈的技术、数百万计的GPU和CPU,协同网络、芯片、存储、数据库高效运作,并且24小时处理全世界各地的需求。这需要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全栈的技术积累。

吴泳铭认为,只有超级AI云才能够承载这样的海量需求。他断言,未来全世界可能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在这个新时代,AI将会替代能源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商品,驱动千行百业每天的工作。绝大部分AI能力将以Token的形式在云计算网络上产生和输送。Token就是未来的电。”

蓝图绘出后,阿里在新时代的定位是成为全栈AI服务商,提供世界级的智能能力和遍布全球的AI云计算网络。

按照设想,未来,包括模型端的通义千问将成为全球范围的开源AI底层“系统”;百炼平台则提供一站式模型服务,让开发者可以方便地使用模型能力和创建使用Agent;背后在硬件和网络层面,阿里云自研的核心存储系统、网络架构、计算芯片,则是这个新故事最坚实的底座。

吴泳铭透露,阿里云正在全力打造一台全新的AI超级计算机,可以在基础架构设计和模型架构上协同创新,从而确保在阿里云上调用和训练大模型时,能达到最高效率。

回溯来看,吴泳铭依旧认为AI行业发展的速度远超预期,行业对AI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远超我们的预期。

心潮澎湃的故事摆在眼前,“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吴泳铭承诺,为了迎接ASI时代的到来,阿里会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