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余婷婷
“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引领者,其市场变化最终将反映到全球市场,因此,中国的本土化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日前,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黑木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这样阐述了普利司通对中国市场的定位。
在全球轮胎市场中,普利司通与米其林等巨头不相上下。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普利司通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有所减弱。黑木稔表示,未来五年,普利司通将致力于提升品牌在中国的认知度。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日本市场,轮胎尺寸仍以15、17英寸为主流;而在中国,19英寸及以上的轮胎,甚至21、22英寸的超大尺寸规格已成为主流。这表明,中国在轮胎领域,尤其是高端轮胎方面,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对于中国市场,我们希望提高大尺寸轮胎在整体销售份额中的占比。”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岸本一晃在谈及中国市场时,强调了本地市场对轮胎需求的独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中国汽车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55.2%,如何适应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成为轮胎企业在中国市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记者了解到,新能源车对轮胎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燃油车相比,同尺寸的新能源车往往自重更大,这要求轮胎具备更高的承重能力。同时,由于新能源车没有内燃机引擎,胎噪成为最大的噪音来源,因此轮胎需要具备良好的静音性。此外,轮胎的滚阻越高,对能耗的要求也会越大,进而影响新能源车的续航。
岸本一晃表示,改进轮胎的新型设计是适应和满足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关键难点。“大家可能普遍认为轮胎是一个标准圆形,但实际上成品轮胎并非完美圆。如何尽可能让轮胎更趋近于‘完美圆’,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若从反向角度考虑,轮胎越不圆,其性能就越糟糕,比如静音性会变差、滚阻会升高、耐用性也会下降等。”岸本一晃说。
黑木稔表示,“轮胎在性能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般而言,过度强调低滚阻,那么抓地力就会下降。针对新能源车对轮胎性能的特殊需求,我们开发了新的橡胶配方即ENLITEN技术,其最大特点在于能实现两种完全相反的轮胎橡胶性能。”据记者了解,这项技术可以在不降低抓地力的前提下提高轮胎的耐磨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黑木稔透露,普利司通已经收到来自小米、比亚迪、理想等整车厂关于轮胎开发的新需求,公司将依据这些需求来开发全新轮胎,并提供配套服务。
除了电动化之外,如何适应汽车的智能化也成为轮胎行业需要探索的方向。
岸本一晃表示:“轮胎作为汽车上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零部件,需要收集胎压、花纹深度等数据。目前,我们在日本市场已有相关解决方案,主要通过轮胎的内置传感器收集相关信息,并反馈给开发部门。在中国,整车厂可能会通过中控屏显示轮胎以及车辆本身的相关数据。我们希望,在条件成熟后,今后能将这项(日本)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