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固态锂电池界面调控难题
财联社10月2日电,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针对传统固态电池存在的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等核心问题,研究团队提出创新性界面调控方案,为提升固态电池性能开辟了新路径。
据介绍,该研究成果通过优化电极-电解质界面结构,显著降低了界面接触阻抗,同时提升了锂离子在界面处的传输效率。实验数据显示,采用新方案制备的固态电池样品在室温条件下展现出更高的充放电效率,循环稳定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期刊审稿人评价该研究为固态电池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对推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团队将继续深化固态电池界面调控机制研究,探索更高效的材料体系与制备工艺,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