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甘肃:隐形芯片大省,如何与广东一较高下?

时间:2025-10-06 20:01:0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作为一个西部省份,2024年甘肃的GDP刚刚迈过1.3万亿元门槛,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较为靠后。提起甘肃,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等标签。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甘肃其实是一座隐藏的“芯片大省”。

2024年,甘肃的集成电路产量达到了惊人的738.4亿块,仅次于江苏和广东,位居全国第三,产量约为第四名上海的两倍。


今年上半年,甘肃的集成电路产量更是达到了431.12亿块,一度反超广东,跃居全国第二。

事实上,这并非甘肃首次在集成电路领域崭露头角。从2017年至2022年,甘肃的这一指标一直力压广东,稳坐“老二”的位置长达六年。直到近年来广东积极发力,甘肃的排名才被挤至第三。


更令人惊讶的是,甘肃的集成电路产量全部由一座城市贡献——那就是去年因一碗麻辣烫而走红的小城天水。

在全国经济版图中,GDP尚未突破千亿的天水显得并不起眼。即便在甘肃省内,天水的经济规模也仅排在第四,存在感并不强。然而,在集成电路领域,天水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名字。

2024年,天水贡献了甘肃全部的集成电路产量,即738.4亿块。这个数字超过了同期深圳的669.10亿块和苏州的415.0亿块等经济强市。


得益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的布局,天水成为我国最早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城市之一。总部位于天水的华天科技,如今已跃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三的集成电路封测领域巨头。

然而,产量并不能完全代表实力。在各大集成电路城市排行榜上,天水几乎难觅踪影。对比更有含金量的产业规模数据,天水2023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仅为211.6亿元,与规模在两三千亿元的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天水的集成电路产业主要依赖封装、测试等环节,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相对薄弱,且大部分产品为中低端芯片。此外,产业链集聚程度和协作配套能力也较低。

面对这些挑战,甘肃和天水正在积极寻求突破。在甘肃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中,天水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被列为首个发展和重点布局方向,“面向高端,巩固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成为首要任务。

抢抓“东数西算”等机遇,天水还将目光瞄准了AI算力产业,积极引进科技型企业和带动力、关联性强的项目落地。在有限的资源下,这座西北小城仍在不断拓宽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艰难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