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位量子力学先驱共享殊荣

时间:2025-10-07 19:01:23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网易科技报道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现场

北京时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2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H·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和约翰·M·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与能量量化的开创性研究”。这一成果为量子计算技术奠定了物理基础,推动了超导量子比特从理论到工程应用的跨越。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公告,2025年单项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34.526万元),与上年度持平。颁奖典礼遵循传统,于每年10月上旬的星期二上午举行,全球科学界通过直播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获奖者背景与贡献解析

约翰·克拉克:SQUID技术之父

约翰·克拉克教授

作为超导电子学领域的先驱,克拉克教授的标志性成果是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的开发。该技术基于超导约瑟夫森效应,能够检测极微弱的磁通量变化,灵敏度达到飞特斯拉级别。其应用已渗透至基础物理研究(如探测宇宙背景辐射)、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定位)、生物医学(心磁图/脑磁图成像)以及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期间,克拉克培养了包括马丁尼斯在内的众多量子科技人才。他因在超导量子电路和量子比特技术方面的领导作用,曾与德沃雷特等人共同获得2021年“墨子量子奖”。

米歇尔·德沃雷特:电路QED理论奠基人

米歇尔·德沃雷特教授

德沃雷特教授的研究聚焦于宏观量子电路的操控,其核心贡献在于电路量子电动力学(cQED)理论框架的建立。通过将量子光学概念移植至超导微波电路,他实现了对微波光子与人工原子(超导量子比特)相互作用的精确控制,为量子比特的读取、门操作和纠错编码提供了关键技术路径。

他与马丁尼斯等人的合作显著提升了超导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从纳秒级延长至微秒级)和门保真度(达99.9%以上)。因在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系统性突破,德沃雷特同样荣获2021年墨子量子奖。

约翰·马丁尼斯:量子优越性实践者

约翰·马丁尼斯教授

马丁尼斯的职业生涯完整见证了超导量子计算从理论到实用的蜕变。在博士阶段,他便在克拉克指导下研究约瑟夫森结的宏观量子效应;加入谷歌后,作为硬件负责人领导团队攻克“量子优越性”难题。

2019年,其团队研发的“悬铃木”(Sycamore)处理器搭载53个量子比特,在随机电路采样任务中仅用200秒即完成经典超级计算机需1万年才能完成的计算,首次实证量子计算超越传统计算机的能力。这一里程碑成果使他荣获2021年贝尔奖,并推动全球科技巨头加速量子计算机研发竞争。

(定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