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跨国高管建言献策:共绘上海人工智能发展新蓝图

时间:2025-10-13 03:02:18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界面新闻

记者 | 黄景源 编辑 | 庄键

10月11日下午,上海徐汇西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国际访客——出席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简称“市咨会”)的30余位跨国企业代表。他们此行的核心任务,是深入了解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为这座城市打造“人工智能高地”提供战略建议。

在傅利叶智能、智元机器人、联影医疗等8家科技企业组成的展区内,外方嘉宾们与前沿技术展开亲密互动:有人与人形机器人握手对话,有人聆听无弦吉他弹奏的数字旋律,更有人不断追问技术细节:“这款机器人是最新研发的吗?”“这项创新技术是否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展示环节结束后,多位嘉宾仍意犹未尽,主动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并交换联系方式,表达了未来合作的强烈意愿。

“这里发生的一切真的令人印象深刻。”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在参观后评价道,“上海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具备高效、大规模的优势,初创企业在这里能够快速成长。”数据印证了他的判断:截至2025年一季度,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已达394家,产业营收超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总额增长65%,人才总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界面新闻记者黄景源拍摄

10月12日上午的市咨会主论坛上,人工智能成为高频热词。跨国公司高管们不仅分享了对技术趋势的“冷思考”,更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华平投资集团董事长纪杰指出,人工智能的成功需要人才、数据和算力三大要素支撑。“如果上海能够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引导资本精准投向人工智能领域,就有机会成为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他强调,“上海不仅要应用技术,更要通过技术整合创造真正价值。”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康慕德则将人工智能定义为“这个时代的决定性技术”,并预测其有望为未来十年全球GDP贡献高达15%的增量。他建议上海将人工智能作为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推动其在出行、学习、医疗和环保等领域的跨行业融合。

“今天,消费级人工智能占据头条;未来,工业级人工智能将重塑实体经济。”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博乐仁分享了他的观察。就在9月24日,西门子与临港集团、上海国际数据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碳足迹数据交换平台。目前,首批客户已将匿名化、脱敏处理且符合数据安全法规的数据接入平台,用于训练西门子的工业基础大模型。依托这一设施,工程师可在几秒内自动生成高可靠操作代码,错误率大幅下降。

贝恩公司全球主席曼尼·马瑟达认为,人工智能已从大模型狂热阶段过渡到价值落地阶段。他建议上海投资绿色数据中心、优化芯片设计并推广相关技术,以减少模型训练与推理过程中的计算负载和能源消耗。

英国保诚集团董事长范德娜则关注到人工智能有效运用的最大风险——多头监管。她指出,这一现状拖慢了创新步伐、提高了创新成本。为化解这一风险,她建议上海率先试点为跨境数据建立可信通道,并制定互认标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