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14日09:44,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强势攀升1.36%,成分股表现亮眼:奥比中光涨幅达5.15%,澜起科技上涨4.39%,恒玄科技与乐鑫科技分别上涨3.75%和3.21%,合合信息等个股跟涨。同期,科创AIETF(588790)上涨1.42%,最新价报0.86元。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该ETF近1月累计涨幅达1.20%,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流动性方面,科创AIETF盘中换手率达1.14%,单日成交8021.93万元。拉长时间维度,截至10月13日,其近1月日均成交额达7.09亿元,稳居可比基金榜首,凸显市场对AI赛道的持续关注。
10月14日,OpenAI与定制ASIC(专用集成电路)厂商博通宣布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发10吉瓦级定制人工智能加速器。根据协议,OpenAI负责设计加速器与系统架构,博通承担开发与部署任务。部署计划明确:2026年下半年启动相关AI加速器及网络系统机架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此举标志着AI算力基础设施向定制化、规模化方向迈进。
同期,中国移动宣布将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智能计算基础设施,计划到2028年底前实现AI投入翻倍。其“AI+”行动计划覆盖信息消费、智能终端、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推出AI医生、AI教师等创新服务,并赋能低空治理、公共安全等场景。目标包括:建成算力超100 EFLOPS的智算设施,开放百个应用场景,网络升级至L4级别,灵犀用户突破2亿,落地3000个项目,推动行业赋能与出海生态共建。
业内分析指出,在GPT、Gemini等大模型驱动下,训练数据与参数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深度学习算法优化与模型成熟推动推理型AI对计算需求大幅提升,定制化ASIC成为关键解决方案。OpenAI与博通的合作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预计将加速AI算力从通用向专用转型。
科创AIETF(588790)及其场外联接基金(A类:023520;C类:023521;E类:023989)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产品,近期规模与份额增长显著。截至10月13日,该ETF近3月规模增长25.20亿元,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1;近2周份额增长2.40亿份,新增份额位居第3。资金流向方面,近3日连续净流入,最高单日达8912.43万元,合计吸金2.10亿元,日均净流入6985.30万元。
从持仓结构看,科创AI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寒武纪(第一大权重股)、海光信息(国产GPU市占率70%)等核心标的。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9%,包括澜起科技、芯原股份、金山办公等龙头,形成“硬件-模型-应用”全产业链布局。当前政策强驱动下,国产芯片渗透率持续提升,投资者可通过该ETF一键布局AI赛道。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产品风险等级: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