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了2025年8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期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增量达到了453.0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8.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的增量为73.7万个,同比增长37.2%;而私人充电设施的增量则更为显著,达到了379.3万个,同比上升103.3%。
针对这一市场动态,东方证券发表了深度分析。该机构认为,充电桩市场的发展轨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充电桩市场的发展重心正由追求速度与规模,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转变标志着行业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高效化发展的迈进。
其次,在大功率充电趋势的推动下,充电桩的核心器件与整桩设备正迎来全面升级。大功率充电意味着高电压与大电流的结合,这对充电桩及其核心器件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特别是高电压环境下,充电模块的耐压等级需要显著提升。为此,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替代传统IGBT成为必然趋势。能够提供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可靠性的充电模块企业,将在这场技术升级中显著受益。
最后,充电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得到了近期行业政策的明确指引。政策聚焦于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建设,为行业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政策驱动下,大功率超充技术有望加速推广,进一步推动充电桩行业的升级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