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电影《731》上映次日口碑大揭秘:观众评价两极分化

时间:2025-09-19 14:10:44 来源:娱乐壹点半 作者:娱乐壹点半

电影《731》从筹备到上映,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漫长历程。从影片杀青到最终与观众见面,又耗时四年之久。首映日特意选在“九一八”这一特殊日子,背后所承载的深刻意义不言而喻。



这部电影一经开场,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短短几个小时,票房就成功突破两亿大关,上映首日更是斩获3.45亿的超高票房。排片场次超过26万场,全国各大影院几乎都被这部影片占据。如此亮眼的数据,在国产历史题材电影中,已然打破了多项记录。



然而,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质疑声也迅速浮现。

影片上映第二天,口碑便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支持者与批评者迅速形成两个阵营,观点截然不同。一部分观众认为这部电影意义非凡,它成功唤起了大众对731部队罪行的记忆。



但也有不少观众直言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只是在利用爱国情怀作为遮羞布,剧情内容单薄,更像是一部被过度包装的作品,历史元素仅仅是外衣,实际内容更接近于一部越狱逃生片。



这种评价上的巨大分歧,很快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而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表现方式、情绪处理以及导演能力。

众所周知,731部队所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触目惊心。倘若将那些残忍的细节直接、赤裸地展现出来,先不说能否通过审核,就连观众是否能够承受都是未知数。



导演在创作时选择了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来替代直接展现,通过侧面传递恐怖与压迫的氛围。例如,影片中运用了高墙、铁门、麦田、热气球等意象,来替代直接的暴力画面。这种转译的表达方式虽然不够直接,但在当前的创作环境下,也是一种经过妥协后的选择。



不少观众表示,这部电影能够上映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他们的观点是,哪怕影片存在节奏混乱、剧情逻辑不通等问题,但至少它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影院,正视那段被反复遮蔽的历史。

而反对者的批评也并非毫无道理,一些观众指出,影片存在节奏混乱、叙事割裂、角色转变生硬等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槽点就是越狱桥段,许多情节的跳跃性太强,给人一种像是任务闯关的感觉。



此外,部分场景的设计也让人觉得有些违和,例如干净整洁的囚衣、充满艺术感的热气球等,这些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历史的沉重感。

有观众在评论区犀利地评价道:“99分靠历史,1分才是电影。”显然,部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远高于一部合格的商业片,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种震撼心灵、直击人心的力量。



这种观感上的落差,其实源于宣传阶段的铺垫。导演赵林山在各地路演时几度落泪,幕后主创也不断强调“真实”“还原”“沉痛”等关键词,让观众误以为将看到一部极致表达的作品。

但正式上映后,原计划180分钟的片长被压缩至125分钟,删掉的55分钟正是最容易引发争议、也可能最具情绪张力的部分。



另外,演员的表现也成为了观众讨论的焦点。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都是有口皆碑的中生代实力派演员,影片中也确实有一些他们的精彩表现。

但整体来看,人物塑造略显单薄,情绪起伏不够连贯。尤其在群像叙事中,如果角色的内心转变无法打动观众,就很容易让观众出戏。



部分观众甚至对导演赵林山的能力提出了质疑,认为他是否具备驾驭此类题材的能力。毕竟,他在拍摄《731》之前只有两部电影作品,且评分一般,缺乏处理重大历史题材的经验。这次拍摄《731》,不少观众表达了恨铁不成钢的失望。

当然,也有不少观众表示理解。毕竟,这类题材本身就极具风险。一方面要对得起历史,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审查红线之内完成表达。



很多时候,创作者面临的难题不是如何拍得震撼,而是如何在能够上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表达。从这个角度看,《731》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就像投资人曾说过,一部电影能够成功上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导演赵林山显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一方面要对得起观众,一方面要对得起投资人,最后还要经得住审核。



正因如此,电影稍有不足,就会被无限放大。有人宁愿它更加血腥、更加真实,哪怕自己看不下去,也好过被修饰过。也有人更希望它能够通过象征和隐喻,把那段历史记忆传递给下一代。

口碑两极化的背后,实际上是观众对类型片与历史片之间界限模糊的不适。有人希望它更加真实,有人希望它更加克制;有人觉得它过于文艺,有人又觉得它不够深刻。任何电影都不可能讨好所有观众,而这种对立,其实是观众在面对历史表达时的分歧与拉扯。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731》至少做到了让这段历史重新被讨论。它让一些人走进影院,也让另一些人开始查阅背景资料,哪怕是带着质疑去了解,这本身也是一种意义。

至于它是否称得上“经典”,还需要时间来回答。电影完成的,不只是艺术表达,也是一种历史记忆的再激活。它不完美,但它确实让人再次凝视那段沉重岁月。



从电影院走出来的人,意见未必一致,但那句提醒是共通的:“山河无恙,并非理所当然。记住,是为了不再重演,而在于观众选择如何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