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再次展现其远程打击能力,特工在距离乌边境7000公里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发动袭击,目标直指驻扎此地的俄军第155独立海军陆战队旅。这一行动被乌方称为"虽远必诛"战略的最新实践。
当地时间上午9时许,符拉迪沃斯托克什奇托瓦亚定居点突然发生剧烈爆炸。乌克兰国防情报局证实,其特工针对俄军第155独立近卫海军陆战队旅第47独立空中突击营实施了特别行动。该部队因在基辅、武赫列达尔、马里乌波尔及库尔斯克等前线犯下暴行而臭名昭著,包括虐待平民和处决战俘。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袭击首先在俄军驻地停车场引发强烈爆炸,随后不久又发生二次爆炸。俄方紧急调派多辆军车、安保人员及直升机赶赴现场,什奇托瓦亚定居点入口处的行政大楼和停车场周边区域被迅速封锁。俄罗斯官方媒体最初将爆炸归因于"天然气管道事故",但俄情报部门随后启动了反破坏调查。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宣称,此次特别行动造成俄军士兵死伤,但具体损失尚未公布。当地居民证实看到多辆救护车进出爆炸区域,俄军伤亡情况仍待核实。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第155旅年内第三次遭遇乌方袭击。
历史记录显示,5月30日该旅训练场曾发生爆炸导致士兵伤亡;7月6日,乌方特工炸毁向其营房供气的天然气管道,并造成符拉迪沃斯托克部分供水系统瘫痪。乌国防情报局多次公开表示,将对第155旅实施持续追杀,直至其成员为在乌境内犯下的罪行付出代价。
乌克兰情报部门的行动范围已显著扩大。除在乌境内对抗俄军外,乌方特工还在非洲马里等地追击俄军及瓦格纳集团成员。此次对俄本土的袭击再次证明,即使远离乌克兰边境7000公里的远东地区,俄军也难以确保安全。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被西方媒体称为"狠角色",其领导的情报部门被指采用类似以色列摩萨德的战术。随着"蜘蛛网"行动等反恐措施的推进,在乌境内犯下罪行的俄军士兵即使返回俄罗斯本土,也面临被追责的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的远程打击策略与以色列对恐怖分子的跨国追击存在相似之处。这种"虽远必诛"的战术不仅对俄军构成心理威慑,更可能改变未来冲突的地缘格局。随着乌方行动能力的不断提升,俄本土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