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医生提醒:中老年人睡前四件事需警惕,宁可起夜也别犯

时间:2025-09-19 14:30:11 来源: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作者: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随着年龄增长,睡眠问题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头等大事。曾经‘一觉到天亮’的轻松,如今却常被‘翻来覆去难入眠’所困扰。许多人认为这是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但医生指出,睡前的一些不良习惯,才是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的真正元凶。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阳气减退、肾气虚弱,《黄帝内经》中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若睡前行为不当,不仅会导致失眠、心慌、腿麻,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的慢性疾病。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老年人睡前应避免的四件事,即使需要起夜,也切勿触碰这些‘雷区’。



一、睡前饮水过量,扰乱肾气精关

许多人习惯在睡前大量饮水,认为这样可以预防中风、润肠通便。适量饮水确实有益健康,但过量饮水则可能适得其反。

夜间饮水过多,膀胱受到过度充盈,肾气运化受阻,导致精气难以封藏,阳气无法沉潜。结果往往是频繁起夜,且难以再次入睡,一夜醒来多次,醒来后感到疲惫不堪。

中医认为,‘肾为封藏之本’,夜间是养藏的时机。饮水过多会扰乱这一过程,导致精气不藏、气机不守,进一步加剧体虚症状。

建议:若感到口干,可用温水含漱或少量慢咽,避免在九点后大量饮水,尤其是睡前一小时。

二、睡前情绪激动,扰乱神明入藏

有些人喜欢在睡前看新闻、刷手机或谈论家事,结果情绪波动较大,难以平静入睡。将白天的‘怒’‘思’‘恐’等情绪带入夜晚,睡眠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素问》中提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睡前心烦不宁,心神无着,就像君主失管,五脏六腑皆乱作一团。

许多人夜间出现心悸、多梦、惊醒等症状,检查却无实质性疾病。只要静养心神,睡眠质量即可明显改善。

建议:睡前可进行十分钟‘静坐养心’,关闭手机屏幕,闭目养神,让五脏自行归位,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三、寒脚入被窝,阳气郁而血脉不通

俗话说:‘寒从脚上起’。脚位于身体下部,是诸经之汇,若任其冰凉入被,体内阳气将受到严重影响。

脚冷的人往往伴有小便频繁、睡眠不沉、醒来头昏等症状。这是因为寒凝阻滞,经络不通,气血无法舒展所致。

中医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尤其是肾阳不足的人,若脚冷过夜,五更易醒,咳喘心虚,久之伤肾失眠。

建议:睡前用热水泡脚,可加入几片生姜,水热透至小腿,再搓足百下,至脚背发热后入睡,有助于通阳活络、百病消散。

四、饱腹入睡,气不归元反扰心脾

有些人晚饭吃得晚、吃得多,导致肚腹撑胀,难以入睡。这一撑,气血滞留中焦,不上不下,整夜不得安宁。

消化之火未息,阳气也不敢藏,自然夜晚难以熟睡,或梦多、胃灼热、夜醒口苦。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里若仍有食物,魂魄神气皆难归所。

建议:睡前三小时不再进食,若实在饥饿,可取点温热易消的小米粥、莲子羹,无油、无肉、少糖,略润即可。

睡前照护,是给第二天最好的准备

白日调理再多,不如夜里睡好。许多人下功夫在清晨,却忽略晚上的休养,实属舍本逐末。

人一过五十,阳气自弱,睡眠成宝。睡前这四件事若日日犯,就是自己堵了气机、扰了神明、累了肝肾。

反而你宁可起一两次夜,也要让身体在‘静、暖、空、舒’的状态下入睡。哪怕起夜,也比整晚辗转、阳不藏阴要强得多。

你今晚准备怎样入睡?可以挑一两点改变试试,三日做法不同,气色大不同。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