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49岁舒淇首导电影引热议:童年伤痛与母女和解的真相

时间:2025-10-22 15:06:46 来源:妈咪OK 作者:妈咪OK

被49岁的舒淇美到,是轻而易举的事。前阵子我在网上刷到一组舒淇站在摄像机前的照片,惊觉她居然当起了导演,人生已然进入了next level。



她的首部自编自导电影《女孩》,不仅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更在釜山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导演奖。作为新人导演,这份成绩单堪称惊艳。



除了导演身份,舒淇近期主演的悬疑复仇剧《回魂计》、电影《寻她》《狂野时代》等作品也备受关注。与她同期的“大花”们大多已隐退,像她这样持续活跃一线20余年且成功转型的女演员,实属罕见。

怪不得网友们都在“接舒淇的事业运”。但光鲜背后,她曾坦言:“我从小到大所走过的路,确实是非常充满恶意的。”



从限制级影片到文艺片女王

19岁出道拍限制级影片,后来在文艺片中大放异彩,舒淇的来时路充满争议。她从不避讳这段经历,但面对恶言恶语仍会受伤。如今,她选择以编剧和导演的身份,回到起点,完成一场漫长的自我疗愈。

自传电影《女孩》:童年创伤的具象化

舒淇想当导演的念头始于2011年,电影名《女孩》取自她的真名林立慧。这部自传性质的作品,剧本她写了十余年,某些段落如散文般充满氛围感:

“在破旧的公寓社区里,夜晚的宁静衬托出一股阴暗气息。女孩抓着面包,塑料袋接缝处跑出香气,她闻着闻着,就像已把它吃进肚子。”



电影中,父亲酗酒家暴,母亲将怒火发泄在女儿身上。小丽每晚躲进衣橱入睡的场景,几乎完全还原了舒淇的真实记忆——她曾这样在黑暗中等待父亲的拳脚。

舒淇拒绝直接展示家暴镜头,而是用父亲的摩托车声、铁门声、自言自语声等环境音,呈现小丽内心的恐惧。



母女关系:暴力与爱的复杂纠葛

舒淇的母亲18岁生下她,后又生下弟弟。心智不成熟、生活艰难、丈夫不靠谱,她的教育手段只有打骂。舒淇从小不觉得自己漂亮,因为母亲总说她嘴巴大、很丑。弟弟打碎杯子,母亲也会抓她来打。



母亲不看重读书,将舒淇视为“劳动力”。16岁,舒淇辍学离家,穿上紧身衣、短裙、高跟鞋,化上浓妆,假装大人。成熟的装扮吸引来星探,她就这样懵懂地踏入娱乐圈。

从艳星到影后:用成功证明自己

离家后,舒淇被经纪人游说拍写真集,后赴香港发展,被王晶发掘拍摄限制级影片。她回忆:“环境对人的同化作用很可怕,大家都脱,于是我也脱了。”



1997年,舒淇凭借《色情男女》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及最佳新演员奖,摆脱“艳星”标签。此后,她6年拍45部电影,风格多变,迅速红遍两岸三地。

与母亲的和解:从误解到体谅

独自闯荡的十几年中,舒淇逐渐体谅母亲的不易。刚离家半年,她回家要钱,发现34岁的母亲头发已白。飙车出车祸后,母亲赶到医院骂她,转头却在外面哭得稀里哗啦。



舒淇拍写真集后,家族聚餐时母亲被长辈责备,出来时眼睛红红的。那一刻,舒淇才知道母亲默默为她承受了很多压力。她铆足劲拍戏,一方面为了成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母亲扬眉吐气。

2005年,舒淇凭《最好的时光》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颁奖现场,她握着奖杯哭得不能自已。宣传结束后,她打电话给母亲:“喂,妈,我拿到了。”母亲问:“拿到什么?”她答:“金马奖影后。”电话那头很久没有声音,直到弟弟接过电话说:“妈在旁边哭。”



自我疗愈:用作品拥抱内心的女孩

功成名就后,舒淇内心仍住着一个小女孩。她决定将自己的故事讲给世界听,借此拥抱那个哭泣的女孩,以及所有和她一样经历伤痛的女孩们。

在《女孩》的结尾,舒淇让影片中的女儿质问母亲:“你知道我小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你能体会我当时的黑暗吗?”母亲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低下头说:“你现在过得好就好了。”



那些复杂的往事,爱与恨的交织,谁能说得清楚?所谓和解,也不会那么界限分明。因为“对不起”和“我爱你”,都是很难说出口的话。总在对抗,又彼此依恋,或许就是母女关系的常态吧。

你和母亲之间,是否也有“相爱相杀”的过往?欢迎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