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李政道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家庭,自幼便接受了优质的中英文现代教育,小学就读于私立清心中学(今上海市南中学),每日有车夫接送上下学。其父李骏康,更是南京金陵大学农业化学系的首届毕业生,家庭背景显赫。

作为天才少年,李政道曾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大师。1945年,他注册为北京大学学生,后转学至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深造。次年,受老蒋研制原子弹“种子计划”的派遣,经吴大猷教授力荐,李政道与杨振宁等人一同赴芝加哥大学留学,开启了学术生涯的新篇章。
初时,李政道曾发誓要专心学业,30岁后再考虑婚姻大事。然而,当一位美丽的女孩出现在他面前时,所有的誓言都烟消云散了。

1948年,黄宛有意撮合李政道与凌宁的妹妹南希相识。然而,在这次见面中,李政道却对南希的好友秦惠䇹一见钟情。秦惠䇹出身名门,是知名国画家和古董收藏家秦以钧的四女,气质非凡。
第一眼见到秦惠䇹,李政道便深深沦陷。回家后,他满脑子都是她的身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终,他冲到黄宛的公寓,却得知南希对他有意思,但他对秦惠䇹的感情却坚定不移。

为了追求秦惠䇹,李政道决定主动“进攻”。1948年初,他鼓起勇气给秦惠䇹写了第一封情书。秦惠䇹回信邀请他参加圣玛丽学院的舞会,这让李政道兴奋不已。为了能在舞会上大放异彩,他立刻着手实施两项计划:一是减肥,二是学跳舞。他以科研精神投入舞蹈学习,很快便掌握了舞技。

1948年夏,李政道邀请凌宁、南希及秦惠䇹一同去美西旅行。这次旅行让李政道和秦惠䇹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发展机会。次年11月,秦惠䇹因阑尾炎住院,李政道在医院精心照顾她一个月。康复后,两人也正式确定了关系。
然而,这段感情并非一帆风顺。1950年,南希因觉得秦惠䇹“偷走”了李政道而自杀未遂,给秦惠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表明心意,李政道和秦惠䇹决定结婚。秦惠䇹冲破家庭阻力,非李政道不嫁。同年6月,秦惠䇹从圣玛丽学院毕业,两人在芝加哥市政府大厦喜结连理。

婚后,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秦惠䇹决定放弃读硕士的机会,全心全意相夫教子。两人育有两个儿子,家庭幸福美满。

然而,命运弄人。1996年11月,秦惠䇹不幸去世,葬于苏州。此后,许多人给李政道介绍对象,但他都一一拒绝,深情地说:“惠䇹永远在我心中。”他时常写诗作画思念亡妻,秦惠䇹去世当天,李政道便作画“念䇹”以寄哀思。

秦惠䇹去世4周年时,感恩节前夜李政道还作诗思念她。为纪念亡妻,他设立了“䇹政基金”,支持优秀本科生了解科研。2024年8月,对亡妻思念至深的李政道也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要求死后与秦惠䇹合葬于苏州,永远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