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足迹》林斯允与易弋:民国与50年代的女性力量对比

时间:2025-09-19 18:27:27 来源:伊说说 作者:伊说说

伊说说,专注剧评品人生百味,愿你无需盔甲,也能从容应对生活挑战。

电视剧《足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姑姑林斯允和50年代的易弋,两位女性角色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坚韧与智慧。

《足迹》是一部单元故事剧,通过一个事件串联起三个独立故事,这些故事之间仅通过人物关联,事件本身并无直接联系。



故事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叶希宁因同事(也是闺蜜)的错误被牵连,面临停职困境,一时想不开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在病房里,奶奶易弋向她讲述了姑姑林斯允的故事,从而引出了整部剧的第一个故事单元。

第一个故事单元聚焦于姑姑林斯允与姑父程敖的相遇,发生在三十年代的上海。



林斯允留学归国后,发现父亲已去世,她不得不承担起收拾林家残局的重任。从父亲送她出国留学的举动可以看出,林家当时家境富足,且父亲对女儿非常支持与欣赏。

林斯允还有一个哥哥,但在父亲去世后很快败光了家产。等林斯允回国时,林家只剩下一栋位于好地段的洋房。

然而,这栋洋房也即将被催债的人收走。一边是嫂子即将生产,一边是程敖带人上门催债。哥哥和母亲都慌了神,林斯允却提着菜刀冲上去,只为保护嫂子顺利生产。

程敖答应宽限还债日期,从此开启了他别样的追妻之路。林斯允也从最初的防备到后来的相识相知,两人成为了默契的并肩战斗伴侣。

都说民国故事十有九悲,但这部剧中姑姑和姑父的结局却是圆满的。



先来说说第一个故事中男女主的身份设定,自带冲突感。

女主林斯允由林允饰演,是一位产科医生,她的理想是创办一所产科医院,让当时的女性都能得到科学的分娩医疗条件。

男主程敖则是一名律师,家庭背景复杂。他的父亲是上海黑帮的老大,去世后位置被父亲的好友接手,并认他为养子。他和养父以及养父的亲生儿子感情很好。



身份背景以及承接的案子让程敖这个人物亦正亦邪。他能明晃晃地要挟林斯允的未婚夫请她跳舞,也会为正义之事在法庭上发声。他游走于上海的多方势力之间,也会在关键时刻果断帮助顾维民筹集运送药品。

林斯允和程敖都是带着历史使命感的人,他们拥有爱国的赤诚之心,在那个多灾多难的乱世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



这里,伊说说更想聊聊剧中的林斯允。

很多人说看林斯允的处事方式自带一股爽感,这大概也是三个单元故事中更多人偏爱第一个故事的原因。

但我觉得,林斯允的身上除了力量感之外还有韧性。过刚易折,这股韧性恰到好处地让林斯允更为强大。

林斯允的父亲很开明,但已经去世;母亲的思想很守旧且重男轻女;哥哥更是像一滩烂泥。

林家和乔家有婚约,林斯允因为要出国留学推迟了婚期,所以回国后乔世俊来提亲。



这样的旧式婚约,本以为林斯允不会同意,没想到她竟然同意了。她不仅同意,还向乔父提出了自己想要开办产科医院的想法,并得到了乔父的支持。

林斯允对乔世俊谈不上爱,但也不讨厌。毕竟从小一起长大,她没有拒绝婚约,因为她懂得顺势而为。

她很清楚这桩婚事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哥哥的债务问题、自己开办医院的理想等。

婚姻的本质,林斯允早就想明白了。

但这并不代表她对婚姻爱情没有底线和品质要求。她可以不那么爱对方,但绝不能接受背叛和欺骗,更不能是交易。



程敖搜集到乔世俊包养情人的证据后,不动声色地将其情书递给了即将成婚的林斯允。

林斯允看完信后没有纠结乔世俊的背叛,也没有内耗犹豫第二天的婚礼,而是直接做出了选择:退婚。

这便是林斯允对待感情婚姻以及生活的态度:理性和感情并存。

她也很清楚退婚会导致的结果是一个又一个的困境。



首先是她要面对母亲和哥哥的日日抱怨和各种威逼。因为林家一旦失去和乔家的联姻机会,哥哥的债务就无法偿还,全家也会随时被赶到大马路上没有房子住。

其次是她退婚让乔家颜面尽失。乔父就让她跑遍上海所有银行都无法贷款开医院,事业陷入无解的困境。

是程敖站在律师的角度帮她分析了自己手里还可能会有的资源——父亲留下的家产也有她的一份。

在程敖的帮助下,林斯允不仅解决了开办医院的问题还让哥哥偿还了债务。虽然全家搬出了洋房,但却让生活不再是泥潭。



林斯允也有难过的时候,尤其是当母亲和哥哥指责她自私时。这种亲情的裹挟很难自愈,但林斯允的自愈时间很短。要知道内心是否强大和自愈时间长短成正比。

还有一个细节:见到林斯允的每一个人首先看到的是她的美貌,她的学识和技术在美貌面前似乎不值一提。只有程敖对她提菜刀抗争的模样印象深刻。

一个是不迷失在虚浮称赞里的清醒者,一个是真正实践尊重欣赏的温暖者。两个很好的人共赴心中向往的生活。



再简单聊聊第二个单元故事的女主——林斯允的侄女易弋,也就是那个烂泥哥哥的女儿。

林斯允是因为有一个开明的父亲而得到良好的教育;而易弋则是因为有姑姑才躲过被父亲和奶奶卖去当冲喜新娘的命运。

她和丈夫周肇远相识于乱世却分别于新中国成立前。



所以易弋的故事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身份困境里。周肇远的表面身份是国民党军人,易弋就成了遗孀。

在那个年代所有人包括周肇远的妹妹都要和他划清界限并质疑其人品;只有易弋坚信丈夫是好人、是爱国的军人。

易弋是服装设计师,从前的经历让她保留着很多热爱生活的习惯。比如即使住在小阁楼上也要把家里收拾得舒服养眼、铺上漂亮的桌布、手冲咖啡、听唱片等。



在那个年代这些行为都被视为另类、是小资思想;所以她是要接受教育防范的一类人。

很多人说看易弋的故事很压抑,觉得其性格不像姑姑林斯允那么飒爽。只能说时代不同应对困境的办法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被困境压倒始终用自己的办法让自己走出困境。



易弋在遭遇不公待遇的时候去找领导反映问题;由此认识了分管部长文朴。

文朴通过易弋对丈夫生活细节的描述找到了周肇远的真正身份——一名地下工作者;可也带来了其牺牲的消息——周肇远早在五年前和易弋分开的时候就遇害了。

易弋的身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180度的大转弯。

可她始终觉得不能适应身边的环境和人;是文朴告诉她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人和事会让自己有不一样的收获。



易弋的性格同样有韧性的一面;她的韧不像姑姑林斯允那样直观的充满力量感;而是像潺潺小溪流虽然遇山遇石都要避让绕行;却始终不能阻挡其要流向的地方。

当周肇远的妹妹揭发易弋的日记有思想问题时;易弋拿着日记交给领导。

文朴说这个选择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来的;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和勇气;而易弋告诉文朴她觉得自己是坦荡的没有什么可以遮掩不能看的。

如果说林斯允是清醒通透的人;那么易弋就是纯粹专注的人。



她重视自己内心的丰盈程度;更喜欢专注做服装设计;她平等善良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也不屑于去做无谓的争辩。

在林斯允和易弋的身上;我们看到真正女性力量的多样性;没有刻板印象也没有标签化。

她们让我想起罗曼·罗兰的那句经典之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图片均来源于电视剧《足迹》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