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一战再战》音乐解析:现代主义与怀旧碰撞的视听盛宴

时间:2025-10-24 20:07:03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正在国内院线热映的《一战再战》(One Battle after Another),是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简称PTA)暌违23年的现实题材作品。上一次他以当代为背景创作,还要追溯到2002年的《私恋失调》。尽管影片整体延续了PTA标志性的怀旧美学——若非片尾出现智能手机学习场景,故事背景倒推二十年也毫无违和感——但导演明确表示:“这个故事既能存在于20年前,也能在中世纪或太空背景下成立。”真正让影片踩中现代主义脉搏的,正是其充满实验性的音乐设计。

从剧本到成片的深度音乐共创

《一战再战》的配乐由“电台司令”乐队吉他手强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操刀,这已是两人第六次合作。此前PTA与迈克尔·潘(《不羁夜》《赌城纵横》)、乔恩·布利昂(《私恋失调》《木兰花》)等音乐人都有过成功合作,但遇到格林伍德后,他似乎找到了最契合的创作伙伴。这种默契甚至延伸到音乐领域之外——PTA曾为“电台司令”拍摄《Present Tense》《Daydreaming》等多支MV。


原声大碟封面

格林伍德与PTA的合作始于2003年《私恋失调》时期。当时乐队在洛杉矶录制《Hail to the Thief》,PTA邀请他们参加内部观影——片名正取自主唱汤姆·约克创作的歌曲。这种创作渊源延续至今:格林伍德透露,PTA会从剧本阶段就介入音乐设计,“他先是用了我一首古典乐,然后问能不能再写些类似的。那时我对他的电影一无所知,只是渴望与大型管弦乐团合作的机会。”

这种深度合作模式远超常规。不同于莫里康内、汉斯·季默仅凭故事梗概创作,或约翰·威廉姆斯、霍华德·肖依赖粗剪素材的配乐方式,格林伍德全程渗透影片创作。以《一战再战》为例,2023年底拿到剧本后,他先根据文字谱写初稿;拍摄阶段,PTA在片场播放预写音乐辅助氛围营造;每日收工后,两人再根据拍摄素材调整配乐。PTA在《福布斯》采访中盛赞:“强尼的音乐让我们提前感知剧情走向,这种领先几步的创作方式堪称奢侈。”


2018年奥斯卡颁奖礼上的PTA(左二)与格林伍德(右二)

弦乐主导的戏剧性变奏

全片配乐以弦乐为基调,这显然是PTA的审美偏好。2017年《魅影缝匠》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提名时,PTA曾激将格林伍德:“你们电台司令的音乐怎么不浪漫?给我多写点弦乐。”此次《一战再战》的配乐主题转向戏剧性变奏,对应革命者充满张力的生活。

片中核心主题曲《一战再战》以单音钢琴开场,继而展开恢弘管弦乐章。当西恩·潘饰演的洛克乔上校与蔡斯·英菲尼迪饰演的薇拉首次见面进行DNA配对时,这段配乐如炸弹倒计时般加剧紧张感,暗示着重大秘密即将揭晓。角色主题旋律同样精心设计:洛克乔的管弦乐充满撕裂感(源自乔恩·布利昂未采用的旧作),帕菲里娅的主题由贝斯与小提琴交织出宿命色彩,薇拉的清澈吉他独奏则成为片中少有的温情时刻。


薇拉的吉他主题旋律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鲍勃拥有最具存在感的配乐。那段极简钢琴从他逃亡开始,贯穿超市、空手道馆、杂货铺等场景,持续30余分钟。简单重复的旋律如倒计时器般强化紧迫感,又通过滑稽节奏呼应角色找不到充电口的窘境。

歌曲与叙事的互文艺术

如果说配乐是现代主义的实验,那么片中选用的歌曲则充满怀旧情结。这种矛盾风格通过互文手法达成奇妙平衡。帕菲利娅与洛克乔的床戏背景音乐《Soldier Boy》(谢利斯合唱团,1960),以甜美女声反讽权力关系的倒转;鲍勃车内心理建设场景选用《Dirty Work》(钢铁丹乐队,1972),则暗喻角色的无能与颓废。


帕菲利娅与洛克乔床戏场景

全片最具分量的插曲《革命永远不会上电视》(吉尔·斯科特-赫伦,1971)不仅是革命团体的接头暗号,更成为对抗白人至上主义组织“圣诞冒险家”的精神武器。这首最初以诗朗诵形式呈现的作品,在1971年重新编曲后加入贝斯与爵士长笛,其歌词“绿野情、贝弗利山人、胡特维尔社区将不再重要”讽刺了当时电视节目对黑人抗争现实的漠视。影片中两次出现该曲,尤其片尾与演职员表共同呈现,彰显其核心地位。

片尾音乐设计同样精妙:继《革命永远不会上电视》后,黑人爵士女伶艾拉·菲兹杰拉德版本的圣诞颂歌《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15世纪流行)暗讽白人至上组织;最后由格林伍德与汤姆·约克联合创作的《Mean Alley》,以吉他与交响曲复调传递对已故制片人亚当·索姆纳的怀念。


强尼·格林伍德(左)与汤姆·约克

全片90%的内容被音乐覆盖,仅开场追车戏未使用配乐。这一处理暗合威廉·弗莱德金《法国贩毒网》的经典追车场景——通过汽车喇叭、引擎轰鸣等环境音构建真实感。这种向电影史致敬的细节,再次印证PTA作为迷影导演的创作深度。

从剧本阶段介入的深度合作,到现代主义配乐与怀旧歌曲的互文,再到角色主题旋律的精心设计,《一战再战》的音乐体系如同其叙事结构般充满多层语义。对于二刷、三刷的观众而言,每一次聆听都可能解锁新的解读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