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时间:2025-09-19 22:35:15 来源:铭记历史呀 作者:铭记历史呀

1758年,一个拥有5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强大汗国从地球上消失了。

当沙俄使者将阿睦尔撒纳的尸体送还大清时,欧洲各国才意识到。

东方这个古老帝国的杀伐决断,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冷酷。

——《壹》——

两个帝国的死亡游戏

准噶尔不是一个部落,它是帝国,1745年,当噶尔丹策零死去时,这个横跨新疆和中亚的庞然大物开始内讧,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控制着比法国大十倍的领土。



清朝花了70年都没能彻底解决这个对手。

康熙三次亲征,损兵折将,雍正时期的和通泊之战,更是全军覆没,每一代清朝皇帝都把准噶尔当成心头大患,乾隆继位时只有22岁。

他面对的是祖父和父亲都未能解决的世纪难题。

1754年,转机出现了,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带着部下投降清朝,这个人不是一般的降将,他掌握准噶尔内部所有机密。

阿睦尔撒纳告诉乾隆:达瓦齐众叛亲离,现在出兵必胜。

但他没说的是,自己才是准噶尔真正的继承者,乾隆看穿了他的心思,却决定利用他,群臣反对,"有损无益,必不可行。"

这是大部分大臣的意见,连满洲贵族都觉得太冒险。

只有大学士傅恒支持出兵,乾隆拍板:"此用兵要务,朕筹之已审,岂以众人怯懦,即失机宜?"1755年2月,五万清军、十四万匹战马开始向西进军。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征军之一。

两路并进,目标直指准噶尔心脏伊犁,阿睦尔撒纳被任命为定边左副将军,表面上是重用,实际上是监控,达瓦齐完全没有预料到清军会如此迅速。

当探子报告清军已经逼近时,准噶尔各部竟然纷纷投降。

没有一场像样的抵抗,4个月,准噶尔汗国就彻底灭亡了,达瓦齐被乌什城的霍集斯擒获,送给清军,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汗王。

最后的下场是被封为"绽罗斯和硕亲王",在北京终老。

——《贰》——

背叛者的游戏

胜利来得太容易,反而埋下了更大的祸根,清廷准备分封四汗:车凌为杜尔伯特汗,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班珠尔为和硕特汗,看起来皆大欢喜。



阿睦尔撒纳不满意。

他要的不是辉特汗,是整个厄鲁特的大汗,投靠清朝只是借刀杀人的手段,现在达瓦齐死了,轮到他登基称王了。

1755年8月,阿睦尔撒纳撕下了伪装。

他拒绝佩戴清廷颁发的黄带孔雀翎,不用清朝官印,他开始以总汗自居,乾隆立即下令:入朝觐见,这是最后通牒,阿睦尔撒纳选择了反叛。

1755年8月的某个夜晚,他突然袭击伊犁的清军营地。

守将班第、鄂容安猝不及防,兵败自杀,萨喇尔被俘,整个天山北路再次陷入战火,乾隆震怒,1756年正月,定西将军策楞、副将哈达哈率军平叛。

这一次,清军不再有任何仁慈。

阿睦尔撒纳很快发现,自己高估了准噶尔人的忠诚度,乾隆通过大封特封的方式,瓦解了叛军内部,许多首领开始倒戈,攻击阿睦尔撒纳。

腹背受敌的阿睦尔撒纳只能选择逃亡。

最让清廷愤怒的是,阿睦尔撒纳逃向了沙俄,他向彼得堡提出条件:永远臣服沙俄,换取军事支持,这触碰了乾隆的底线。



如果沙俄介入,准噶尔问题就会变成国际争端。

这会给其他不安分的部落做出坏榜样,1757年冬天,阿睦尔撒纳偷偷潜回塔尔巴哈台,他收集残部,自立为汗,等待沙俄的支援。

但支援没有来,沙俄并不想因为一个流亡汗王与大清开战。

1757年6月,走投无路的阿睦尔撒纳再次逃入俄国,年底,他染上天花死去,1758年1月,沙俄遣使告知阿睦尔撒纳已死。

清廷派人前往边界验看尸首,确认无误后,乾隆宣谕中外:准噶尔之患,永远解除。

——《叁》——

消失的民族

"豺狼成性,永绝根株。"这是乾隆在秘密谕旨中的原话,当清军占领西域后,准噶尔各部落的反复叛降让乾隆彻底失去了耐心。



他下达了灭族令。

不是对所有准噶尔人,而是针对参与叛乱的部落:噶勒藏多尔济部、巴雅尔部、阿巴噶斯部、哈丹部、沙喇斯部。

男性与老女人处死,年轻女子充为奴婢。

1756年8月,清军杀死了一个投降的准噶尔部落1700多户平民,乾隆收到报告后,不但没有谴责,反而表扬了指挥官并给予晋升。

和硕特部的沙克杜尔曼吉率4000多人投降。

清军将领雅尔哈善将他们全部屠杀,乾隆得知后,依然表示要按军功奖赏雅尔哈善,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系统性政策。

据学者统计,准噶尔人口从60万锐减到不足20万。

其中约40%死于天花等疾病,30%死于清军屠刀,20%逃往哈萨克或沙俄,剩下的10%被编入八旗或就地安置。



现代史学界对"准噶尔灭族"存在激烈争论。

支持者认为:这是18世纪最大规模的种族灭绝,80%的准噶尔人死亡,反对者认为:大部分准噶尔人是死于疾病和逃亡,并非全部被屠杀。

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无法否认:作为政治实体的准噶尔汗国彻底消失了。

曾经控制5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强大民族,从此只剩下地理名词,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准噶尔人中,四分之一死于疾病,两成逃往国外,三成死于兵燹。"

无论具体数字如何,一个民族的悲剧已经注定。

——《肆》——

震撼世界的铁血

乾隆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场胜利,他命令郎世宁等宫廷画师制作《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16幅铜版画,从草稿到印刷完成历时11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战争纪录片。

在全国各地,乾隆下令树立《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满汉对照,昭告天下,《平定准噶尔方略》172卷的编纂工程,更是持续了15年才完成。

这些都在向世界宣告:大清帝国的武力不容小觑。

准噶尔的灭亡彻底改变了中亚格局,失去了这个缓冲国,哈萨克、布哈拉、浩罕等汗国直接面对两大帝国的挤压,沙俄开始加速向中亚渗透。

没有了准噶尔的阻挡,俄国人很快就会出现在新疆边境。

英国也开始关注这个遥远的东方帝国,他们意识到,这个古老的中国比想象中更加强大和危险,自晚唐以来,西域时隔千年再次完全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乾隆将平定准噶尔列为"十全武功"之首。

这场战争确实展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67年的边患,4年就彻底解决,但代价同样惊人,清政府耗费了巨额军费,准噶尔民族几近灭绝。



欧洲各国开始重新评估这个东方帝国。

法国的伏尔泰曾经赞美中国的文明和宽容,但准噶尔的血腥结局让欧洲人看到了另一面,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报告写道。

"中国皇帝在处理边疆事务时,展现出了与其文化形象截然不同的铁血手段。"

今天的新疆版图,正是在那4年血战中奠定的,乾隆用最残酷的方式解决了一个困扰清朝70年的问题,从军事角度看,这是成功的,从人道角度看,这是灾难。

准噶尔的消失证明了一个残酷真理:在帝国博弈中,弱者没有选择权。

当阿睦尔撒纳的尸体被运回边境时,一个时代结束了,从此,中亚再无能与大清抗衡的本土力量,但历史的讽刺在于。

消灭了准噶尔的清朝,一百年后也走向了衰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