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歼-35总师揭秘:传统战机研发痛点与模块化革新

时间:2025-09-16 23:36:48 来源:勇志歌 作者:勇志歌

在北京一场学术会议上,歼-35战斗机的总设计师孙聪语出惊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传统战机研发模式存在严重弊端,甚至将造战机比作修老房子。他透露,早年为歼-11更换国产雷达时,由于机头重量变化导致重心偏移,最终不得不往机舱里塞铁块来配重。这种“补丁式”的研发方式,让在场不少人忍俊不禁,但谁也不敢真的笑出声来,因为类似的问题,在行业内并不鲜见。



然而,近期成都和沈阳的机场却热闹非凡。十二月底,两架新型战机接连完成首飞,一架采用三台发动机设计,无水平尾翼,机身涂有隐身材料;另一架则配备DSI进气口,明显是为航母量身打造。这两款战机从设计图纸到首飞成功,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而以往类似项目往往需要耗费十年之久。美国《战区》杂志对此评价称,这一速度令人惊叹。业内人士透露,这得益于数据驱动的设计迭代模式,团队根据测试数据迅速调整设计,效率堪比互联网公司赶周报。



面对传统研发模式的痛点,孙聪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解决方案。他形象地将飞机比作乐高积木,发动机、雷达等关键部件均采用标准接口设计,未来升级时只需像更换手机电池一样简单。这种设计理念使得歼-36既能作为空战主力,又能快速转型为电子战平台,全靠其内部可插拔的模块化组件。在中航工业的厂房里,机械臂正对零件进行精密检查,误差控制在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以内,确保模块化设计的精准实现。



与此同时,国外战机研发项目却陷入困境。美国NGAD项目成本飙升至F-35的数倍,最终不得不砍掉有人机部分。而国内成飞和沈飞的试飞跑道却日日繁忙,卫星照片甚至捕捉到了新轮胎留下的痕迹。中航工业在发布视频时,特意引用了孙聪的话:“平台要通用,功能能拼装。”这句话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熬夜盯着电路板调试的艰辛付出。

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传统方式更换雷达需要重新计算重心、重新布置线路、再进行风洞试验,而模块化设计后这些步骤能省掉七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全国几百家配套厂都必须采用同一套标准,任何一家图纸差了零点一毫米都得返工。现在试飞员最怕听见模块锁紧时的“咔嗒”声,因为这意味着又要记录新的测试数据。这场不动声色的变革,正将战机研发从“修老房子”转变为“搭积木”,只不过这积木块得用钛合金来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