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预言“房价如葱”时,引来诸多质疑,而今这一预言正逐步成为现实。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不少高位购房者损失惨重,而未跟风购房者则暗自庆幸。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手持存款就能高枕无忧,资本的触角无处不在,2026年,手握存款者或将面临三大挑战。
资本总会想方设法掏空你的钱包,2026年,存款者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那么,这三大挑战究竟是什么?普通人又该如何守护自己的财富呢?
«——【·“房价如葱”预言成真·】——»
还记得2017年马云首次提出“房价如葱”的观点吗?当时,全国楼市火热,几乎无人相信这一预言。然而,不到十年,楼市风向已彻底改变。
2017年,中国楼市达到顶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6.9亿万平方米,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这一数字意味着,全国人民一年的工资几乎全部投入房地产,还需借贷才能满足需求。
当时,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房价均飙升。不少人凌晨排队购房,摇号如同中彩票。为了购房,有人甚至动用了老人的养老钱。
在这场全民炒房的热潮中,马云的“房价如葱”预言遭到了广泛质疑。然而,短短几年后,楼市便开始下滑。
自2022年起,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卖家市场转为买家市场,中介朋友圈充斥着“急售”、“降价”的信息。有些房子挂牌数月无人问津,高位购房者更是损失惨重。
反倒是那些未购房者暗自庆幸。然而,手持存款就真的安全了吗?资本的游戏从未停止,2026年,存款者或将面临三大挑战。
«——【·存款者面临的三大挑战·】——»
挑战一:利率下降,存款“缩水”
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降。2025年5月的数据显示,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仅为1.711%,五年期更是低至1.573%。这意味着,存10万块钱定期,五年后利息还不到8000块。
而在2017年,大额存单利率轻松超过3%,同样存10万,五年利息能差出一万多块。
不仅银行存款利率下降,货币基金收益也持续走低,年化收益已不足2%。与此同时,生活开销却未减少,水果、肉蛋、日用品价格居高不下,孩子教育、老人医疗等开销更是不断增加。
因此,把钱存银行或低利率定存,表面上金额未变,实际购买力却在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隐形缩水”,长期下来,钱就像在慢慢蒸发。
挑战二:高收益陷阱增多,骗局难辨
利率下降,有人开始寻求高收益投资项目,却往往陷入骗局。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高收益”理财项目,如“区块链技术”、“元宇宙房产”、“海外稀缺资产”等,听起来高大上,实则风险极高。
这些项目往往通过微信群等渠道进行推广,每天发布“收益截图”等赚钱晒单,吸引投资者。一旦投资者入金,平台便可能跑路或要求缴纳各种费用才能提现。
这些骗局主要针对两类人:一类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他们手里有点养老钱,却不懂新技术;另一类是上班没时间研究的年轻人,他们想走捷径赚快钱。
最坑的是,这些项目往往注册在海外,一旦出事,报警都很难追回本金。经济波动越大,这种骗局就越多,因为大家都想赚钱,更容易被高收益诱惑。
挑战三:创业成功率低,风险高
既然存钱利息低,投资又怕被骗,有人便想创业当老板。然而,创业这条路远比想象中难走。
现在,无论哪个行业,竞争都异常激烈。以奶茶店为例,小区门口、学校附近三步一家五步一店,价格战激烈。想做直播带货?投入大、获客成本高,没几十万根本起不来。
更麻烦的是,现在大家花钱越来越谨慎了,非必需品能不买就不买,刚需品也是货比三家。据统计,现在新创业的公司一年内能活下来的不到30%,能赚钱的不到10%。
那些网上看到的创业成功故事,如“95后直播一年买车买房”,其实都是极少数。背后可能是团队包装、资本推动,普通人根本复制不了。
很多人把积蓄拿出来创业,结果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了一屁股债,最后连本金都赔光了。
那么,既然放银行会缩水、投资可能被骗、创业又难成功,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守住自己的血汗钱呢?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可以把手里的钱分成几份,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买点黄金之类的实物,剩下的可以用来投资。
无论怎么样,手里的钱还是多考虑考虑怎么分配,这样才能有应对应急事件的资本。马云说“房价如葱”,其实就是告诉大家要理性规划资产,现在守住钱比赚快钱更重要。
想想2017年大家抢着买房的疯狂,再看看现在存款面临的这些挑战,是不是觉得很魔幻?时代变了,理财的思路也得跟着变。
2026年很快就到了,你是不是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存款了?是打算存银行,还是学个新技能,或者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守住钱袋子,不跟风不盲从,可能就是最好的理财方式。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