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乌军轰炸俄大坝引洪水,普京亮出核动力导弹震慑

时间:2025-10-28 03:37:50 来源:涵豆说娱 作者:涵豆说娱

近期,在战场上处于下风的乌克兰,再次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俄罗斯。最新消息显示,乌克兰连续两天对俄罗斯境内的一座水库大坝发动轰炸,并成功引发洪水,导致周边千余名民众面临危险。

这种针对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行为,不仅违反了国际公约,更暴露了乌方在战场失利后的焦虑情绪。



局势加速失控

当前,局势正以一种令人担忧的方式加速恶化。战火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攻城略地,而是演变成了一场“你打我一根骨头,我便要断你一根肋骨”的野蛮循环。

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是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一座水库大坝。在10月25日和26日这两天里,该大坝连续遭到来自乌克兰方面的精确打击。



发动攻击的武器,正是美国援助的“海马斯”远程火箭炮。在精确制导炮弹的轰击下,大坝坝体受损,库水开始大规模下泄,水库水位在短时间内下降超过一米。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军事炫技行为。



汹涌的洪水直接威胁着下游的别留多夫卡、新塔瓦尔日扬卡和谢别基诺三个村庄。别尔哥罗德州长格拉德科夫紧急呼吁当地约1000名居民立即转移至临时安置点,一场迫在眉睫的人道主义危机已然显现。



大坝换电站的报复循环

大坝遇袭的消息迅速点燃了莫斯科的怒火。俄罗斯政坛内部复仇呼声高涨,且明确指向了“对等”报复。

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副主席阿列克谢·久拉夫列夫的言论颇具代表性。他直言不讳地呼吁,俄军应对乌克兰的同等目标,如水电站水坝,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



他的提议更为激进,建议动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甚至是“榛子”洲际弹道导弹来执行任务。他秉持的报复哲学简单直接:“乌克兰摧毁一个我们的石油基地,我们必定要炸掉他们三个。”

俄军的行动迅速而果断。就在10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已对乌克兰境内发动了大规模报复性打击。



打击清单精准回应了乌方的行动。俄军的战术航空兵、攻击无人机、导弹部队和炮兵部队联合出击,目标直指乌克兰的能源设施与铁路机动列车。同时,用于生产远程无人机的车间、储存无人艇的仓库也成为重点清除对象。

此外,俄军还声称对147个乌军部署点的人员与装备进行了火力覆盖。这场“你打我大坝,我就打你电站”的致命游戏就此拉开序幕。



平民成为新筹码

为何选择这座水库?军事专家分析认为,从纯粹的军事角度看,攻击这座蓄水量有限的水库意义并不大。那么,乌克兰此举的真实意图便耐人寻味。

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其核心目的或许并非瘫痪俄军的补给线,而是要在俄罗斯民众心中植入一个信念——在俄罗斯境内,已无绝对安全之地。



这种心理恐吓战术是全方位的。就在攻击大坝的同一时期,至少6架乌克兰无人机长途奔袭,目标直指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尽管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随后确认,俄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了所有来袭目标,但无人机飞临首都上空这一事件本身,其政治象征意义和心理威慑力远超实际造成的物理伤害。

将对民用大坝的轰炸与对首都的袭扰结合起来,一套旨在制造恐慌、施加政治压力的组合拳已然成型。



这种将民用设施“武器化”的做法,无疑触碰了国际法的红线。《日内瓦公约》明确禁止对民用基础设施进行攻击,这被视为一种恐怖主义行径。更令人不安的是,这次事件唤起了人们对2023年卡霍夫卡水坝溃坝灾难的痛苦记忆。那场至今责任归属成谜的灾难,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生态和人道主义后果。

如今,相似的剧本似乎又要上演,这让外界的核心担忧变得无比现实:双方正越来越多地将平民和民生设施当作攻击目标,冲突正滑向彻底失控的深渊,仇恨也在不断加深。



核阴影下的常规战争

就在这场报复循环不断加码的同时,克里姆林宫传出了一个更具分量的声音,为这场已经足够紧张的对峙投下了一片浓重的核阴影。

我们先来看看战场的大背景。根据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宣布的消息,俄军在战场上似乎正取得进展。他宣称,“中部”集群在红军城和迪米特罗夫地区包围了大约5500名乌军,而“西部”集群也围困了约5000名乌军。此外,俄方还表示,已经控制了战略重镇沃尔昌斯克70%的区域。



这些战场上的宣称,无论虚实,都指向一个事实:常规战争正处于极其惨烈的拉锯阶段。正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出面,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已完成关键性试验。



普京强调,这是一款“世界独一无二”的战略武器。其技术特点足以让任何对手感到胆寒:它配备了核动力装置,射程几乎无限。相关数据显示,这枚导弹在试验中完成了惊人的1.4万公里飞行,在空中持续飞行了约15个小时。更关键的是,它具备规避现有所有反导系统的能力。

这则消息的发布时机绝非偶然。几乎在同一周,俄罗斯还举行了“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实战化训练。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莫斯科的意图已经不言自明。

普京本人也毫不讳言地强调,俄罗斯的“核盾牌”绝对可靠,且技术水平处于世界最高层次。这是一种清晰而强大的战略警告,旨在为常规战场的冲突设定一条看不见的红线,告诫乌克兰及其背后的支持者,任何行动都必须考虑俄罗斯的终极反制能力。



结语

常规战场的报复在升级,战略威慑的调门在升高,二者并行,构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险互动。一方面,俄方试图用核力量来遏制外部的深度干预和乌克兰可能出现的更冒险行动。但另一方面,这也让每一次常规冲突的升级,都带上了一丝可能通向更高层级对抗的致命风险。

从别尔哥罗德的大坝,到乌克兰的能源网络,再到普京的核动力导弹,一条清晰的升级链条正在形成。它像一个越转越快的绞盘,将双方都牢牢锁在其中。当仇恨压倒理性,当报复取代战略,谈判桌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

然而,历史早已无数次证明,只有回到谈判桌前,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道。希望国际社会能够介入,促成这一天的早日到来,避免更大人道灾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