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现已抵达发射场,静待发射窗口的到来。10月24日,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顺利转运至发射区,参与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也同步抵达发射中心。转运后,火箭与飞船已完成多项检测与测试工作,目前均已具备发射条件。

10月27日,发射场区组织各单位展开了全系统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测发系统全部岗位均参与其中,从飞行准备、点火起飞到船箭分离的全过程均实施了模拟演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有网友好奇,既然火箭与飞船已具备发射条件,为何还不立即发射?神舟二十号飞船已在轨飞行超过180天,任务接近尾声,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早日发射将促使神舟二十号早日返回。然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

在发射前,火箭与飞船组合体需在发射区完成一系列测试,航天员也需进行发射过程的模拟,包括进入飞船返回舱进行一系列操作。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飞船才会择机发射。

目前,飞船与火箭已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但尚未发射的原因是发射时间窗口尚未到来。发射飞船至空间站的时间窗口要求极为苛刻,必须精确到分秒。若非在此精确时间点发射,飞船将需消耗大量推进剂进行变轨追逐空间站,耗时且费力。

若在精确时间点发射,飞船仅需飞行数圈即可抵达空间站附近,实现快速交会对接,节省推进剂并缩短交会对接时间。这对航天员而言也是利好,因为飞船返回舱内空间有限,交会对接越快,他们就能越早进入更大的空间站内。

在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蓄势待发之际,东风着陆场系统也按计划展开搜救回收演练,准备迎接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返回。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数天后,神舟二十号飞船将返回地球,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无论是飞船发射升空还是返回地球,地面均需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发射前,飞船与火箭需进行检查与测试,并进行发射模拟;飞船返回前,地面的搜救队伍需提前制定预案并进行演练。

飞船返回地球过程中需进行伞降,若遇大风,返回舱可能降落至偏离预选着陆点较远的位置。工作人员需做好各种准备,在飞船着陆后第一时间到达返回舱附近,对飞船与航天员进行检查,并回收飞船返回舱及舱内科学成果。这些任务复杂且需各系统协调合作,因此每次返回前,工作人员均会根据飞船返回时间与大致着陆点进行准备。

航天员翟志刚亮相引关注
随着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发射时间的临近,参与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也将正式公开亮相。在航天员乘组亮相前,多位航天员近期公开亮相参加线下活动,引发是否参与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任务的猜测。

10月14日,航天员翟志刚出席“红领巾的光影记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观影系列活动首站。来自北京的近200名师生在观看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后,与航天员翟志刚、电影导演朱翌冉进行了交流互动。

交流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结合自己的“飞天”经历,分享了太空生活与工作的细节。有学生问及飞船起飞时的感受,翟志刚表示,在飞船内不仅会听到巨大声响,还会感受到震动。

翟志刚是我国现役第一批航天员,曾执行过多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他担任指令长并进行出舱活动,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活动的航天员。

2021年,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共同参与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翟志刚再次担任指令长并进行出舱活动。在之前的采访中,翟志刚曾分享出舱时的感受,他描述宇宙是深不见底的黑,地球与飞船均悬浮其中,甚至担心地球会飘走。

网友认为翟志刚风趣幽默,希望他能再次出征太空执行飞行任务。翟志刚太空飞行经验丰富,完全具备再次出征的条件。然而,考虑到他近期参加线下活动,可能意味着他并未参与本次飞行任务。当然,这只是猜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