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奥运会遇冷:从万人追捧到无人接盘,背后真相揭秘

时间:2025-10-29 10:31:19 来源:贱议你读史 作者:贱议你读史

曾经的奥运会,那可是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如同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奥运会却陷入了无人愿意接盘的尴尬境地。这究竟是为何呢?

遥想2008年,北京成功获得奥运会举办权,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那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可如今,要想再现当年那种举国庆祝的盛况,恐怕只有实现台湾回归或者男足获得世界杯冠军才有可能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我们对奥运会的热情早已大不如前。就连国际奥委会三次向我们递上2036年奥运会的邀请函,我们三次都婉言谢绝了。



奥运会的衰落,其实完全是它自己咎由自取的结果。

当年的奥运会,确实秉承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是全球体育健儿展示自我的舞台。可如今的奥运会呢?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嘴里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表面上看,是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实际上却成了西方政治操弄的舞台。

现在的奥运会,早已失去了那份纯粹。就拿俄乌冲突来说,国际奥委会竟然以这个为借口,堂而皇之地禁止俄罗斯运动员以国家名义参赛。说好的体育精神无国界、无关政治呢?这边对俄罗斯限制得死死的,那边对在加沙犯下诸多罪行的以色列却一路绿灯。这种双标操作,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再看看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美国竟然以所谓的人权问题为借口,带着一众小弟进行抵制,集体缺席。这些场外因素已经让人够反胃了,场内因素更是让人无语。

就拿皮划艇项目来说,这可是欧洲老爷们钟爱的运动。于是,奥运会一口气开设了16个和皮划艇有关的项目,什么男子组、女子组,单人、双人、四人,200米、500米、1000米,简直是在玩排列组合。给我的感觉,他们恨不得再搞出个陆上皮划艇项目,或者90度赛道、180度赛道、360度赛道。

按照他们的逻辑,那我们的龙舟项目凭啥就不能加入奥运会呢?其实,我们还真的申请过,可惜没有下文。或许他们也觉得太双标了,于是把划龙舟加进了奥运会表演项目里,好像在说:我都给你加进表演项目了,你还要啥自行车。

看看奥运会上的众多项目,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西方类运动项目,也是欧美擅长的项目。哪怕有的项目冷门得不得了,比如冰壶;哪怕有的项目受众群体很小众,比如马术(这个才更适合当表演项目吧)、帆船。他们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好吧,那也不多说了。

但是你后续新增的那些项目,可就说不过去了。什么霹雳舞、滑板、冲浪,哪个不是欧美人喜欢玩的项目。那么,他们为啥不新增一些东亚、南亚、东南亚或者其他地区的项目呢?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这些项目都有个共同点,那都是源于西方街头和潮流文化,具有高度的文化指向性,而这种文化的指向性又必将导致奖牌的指向性。说白了,就是欧美当老爷当习惯了,习惯了高高在上,指点江山。



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就是欧美主导的一个世界,他们上百年当老爷当习惯了,带着你们玩就得感恩戴德才是,还要啥自行车嘛。

想起我一个朋友曾经说的话,他说奥运会就是一帮欧美地主老爷们的团建,其他人瞎凑啥热闹。当时我还觉得这个朋友的观念太狭隘了,那可是全人类的体育盛会呢!可慢慢的,嘿,还别说,他可真是一针见血。

除了项目之外,奥委会的双标同样体现在奥运传统项目里。我们的优势项目被精准削减,比如举重,2021年东京奥运会足足有14枚金牌,他们说这太臃肿了,不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于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就瘦身到了十枚。而游泳呢,这可是老美最为擅长的项目了。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仅仅只有35枚金牌,他们说这太瘦弱了。于是,三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会把数量增加到41枚。

所以你看,当奥运宪章被政治侵袭,当奥运规则被随意涂抹,当奥运精神不再纯粹,原本笼罩在奥运会身上的光环也就消失了。没人接盘,这能怪谁呢?



以前欧美的钱包还很鼓,能在自家地盘击鼓传花地举办奥运会,顺带还能赚点钱,倒也是其乐融融。可现在欧美钱包瘪了,而举办奥运会的开支却一届比一届多,赔本赚吆喝,这谁受得了。

里约奥运会给巴西留下了40亿美元的债务,东京奥运会给日本造成了100亿美元的亏损,索契冬奥会更是成为公认的财务无底洞。而得来的经济收益呢?不仅没啥收益,还要被奥委会狠狠咬上一大口。一边是东道主砸几百亿盖场馆、修基建让他们拎包入住,一边是奥委会将转播分成赞助收益死死攥在手里。这种既要又要的玩法,可不要太过分噢。

欧美没钱举办了,就算有钱砸进去,也是赔本买卖。怎么办呢?那就只有找别人来接盘了。这可不就赖上了咱们嘛。

总的说来,导致奥运会如今的困境,大体上就这么两个因素:第一,把体育舞台玩成了政治舞台,有胆你就来。第二,欧美自己随心所欲地更改规则,双标的玩法,爱玩不玩。

回望当年的北京奥运会,咱们确实是赚了一些钱。至于有的人说是亏本的,也是有一定道理,因为如果把海量的配套基建算进去,那确实是亏本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吧,算收益的话倒是不能把那些配套基建算进去。为啥呢?因为这也是属于咱们自己的民生工程,就算当时不弄,以后也是要搞的。也就蹭着这波热度,顺带着咬牙一起弄了。



倘若咱们要承办2036奥运会的话,预计成本也将会在500亿以上。这么说可能不够直观,我们来个简单的对比就一目了然。一艘航母杀手055大驱的成本是50亿,这完全足够我们造10艘了。这钱应该花在什么地方,都不用做选择题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要举办2036奥运会也不是不可以。换个角度,我倒是觉得可以申请举办2036年的奥运会。只不过举办的城市不能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这些城市;可以是台北、台中、高雄。两岸统一之后举办,不仅可以顺手给对岸更新基建,还能向全世界宣告新的秩序建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