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无可奈何》:一部让中年人感同身受的恐怖片

时间:2025-10-30 09:10:02 来源:桃桃淘电影 作者:桃桃淘电影

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能如此震撼我了。与其说是惊吓,不如说它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当代中年人的生存困境。当灯光亮起时,我久久无法平复——这不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恐怖片」吗?也正因如此,我在豆瓣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五星推荐,这绝对是今年最难忘的观影体验之一。



提起朴赞郁导演,观众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分手的决心》里那些令人屏息的视听语言。这位以技术见长的导演,总能把镜头语言玩到极致。但过去他的作品总让我觉得「隔着一层」——那些过于夸张的邪典叙事,那些狗血到近乎荒诞的情节,虽然精彩却始终难以真正触动心弦。

直到这部《无可奈何》的出现。当李秉宪饰演的造纸厂技术专家被解雇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同事被裁时的表情;当他投递了上百份简历却石沉大海时,我手机里那些石沉大海的求职邮件突然变得沉重起来。这种真实感,让影片的荒诞外壳下涌动着令人窒息的现实感。



影片改编自唐纳德·维斯雷克的黑色小说《斧头》,这个充满寓言色彩的故事在朴赞郁手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李秉宪饰演的男主角曾是行业标杆,25年造纸经验、年度最佳员工、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直到某天HR的一句「公司结构调整」打破所有平静。更讽刺的是,当他发现那些比自己年轻的应聘者时,一个疯狂的计划在他心中萌芽——如果竞争对手都不存在了呢?



这种黑色幽默的设定让人想起2005年法国版《职场杀手》,但朴赞郁显然加入了更多东方视角。当镜头扫过男主角那栋需要还贷的别墅,扫过女儿的大提琴课账单,扫过妻子网球俱乐部的会员费,那些看似体面的中产生活突然变得摇摇欲坠。影片最精妙之处在于,它没有简单控诉资本家,而是让我们看到:当整个系统开始挤压时,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加害者与受害者。



李秉宪的表演堪称惊艳。他将一个技术专家如何逐步堕入疯狂的过程演绎得层次分明。前期面试时的卑微,制定计划时的偏执,实施行动时的机械,每个细节都让人不寒而栗。特别是那场「全家拥抱仪式」,表面温馨的场景下暗流涌动,成为全片最具讽刺意味的符号。

影片的视听语言依然保持朴赞郁一贯的高水准。那些看似碎片化的剪辑,那些突然插入的超现实镜头,那些充满隐喻的视觉符号(牙齿、蛇、枯树),都在暗示着男主角逐渐崩解的心理状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场雨中杀戮戏,暴力被处理得如此荒诞,以至于观众在惊恐之余竟发出会心的笑声。



这种荒诞感恰恰是影片最真实的地方。当男主角发现竞争对手们同样面临着房贷压力、子女教育开支、中年婚姻危机时,影片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这个内卷至死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系统里的困兽。那些看似疯狂的举动,不过是普通人面对系统性压力时的极端反应。

影片对家庭关系的刻画尤其值得玩味。那个需要维持体面的中产家庭,那些需要支付的课外班费用,那些需要偿还的贷款,构成了现代中年的「幸福枷锁」。当男主角将「保住家庭」作为犯罪动机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体的堕落,更是一个时代的集体焦虑。



与法国版相比,朴赞郁的改编更注重东方语境下的生存困境。那些关于男性气概的隐秘讨论,那些对中产体面的解构,都让这个故事获得了新的维度。当影片结尾男主角站在空荡荡的别墅里时,我们不禁要问:他真的守住了这个家吗?还是说,这个家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沙滩上?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或许正是因为它触碰到了当代中年人最深的恐惧:不是来自外部的灾难,而是系统性的崩溃。当35岁危机、职场内卷、教育军备竞赛成为常态,当「稳定」变得越来越奢侈,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自己的「无可奈何」时刻。



在影片超现实的叙事背后,隐藏着一个再真实不过的命题:当社会安全网出现漏洞时,普通人会如何自处?朴赞郁用他标志性的黑色幽默给出了答案——不是控诉,不是悲情,而是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刺骨的寒意。这种处理方式,或许比任何直白的批判都更有力量。

走出影院时,我忽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会说这是「中年人的恐怖片」。它不靠鬼怪吓人,不靠血腥惊悚,而是用最日常的场景——面试、还贷、子女教育——构建出一种细水长流的恐怖。这种恐怖不在于某个瞬间,而在于它随时可能降临在每个人身上。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无可奈何》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焦虑与恐惧。它提醒我们:当系统开始挤压时,保持体面与尊严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而这个代价,是否真的值得我们付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