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2025国剧创作大会:好剧本如何扎根时代土壤?

时间:2025-10-30 19:36:07 来源:四味毒叔 作者:四味毒叔



2025年10月28日,北京会议中心迎来了一场聚焦国剧未来的行业盛会。以“视听新时代,精品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正式开幕,同期举办的“好剧本是如何炼成的”剧集沙龙,汇聚了制片人、编剧、演员等百余位创作者,共同探讨剧本创新的路径与方向。

行业领袖共话剧本创作方法论



沙龙现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文峰与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张苏在致辞中强调:“剧本为一剧之本”,呼吁行业从“明星中心制”转向“剧本中心制”。中广联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刘和平、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等嘉宾,从现实主义创作、类型叙事、编剧生态等维度展开深度分享。

现实主义回归:超越表象,扎根文化



刘和平在《现实主义与经典叙事回归下的多元创新》中提出,现实主义创作需揭示文化成因与人物心灵的真实。他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斯洛的观点为例,强调创作者应具备跨文化洞察力,并借鉴中国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智慧,打破经典叙事“完整闭环”的固有模式,如苏轼《题西林壁》与黑泽明《罗生门》所示,允许故事在“典型环境”中自然生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马骏则从实践角度梳理创作维度,提出“人物第一”“戏剧情境即人性实验室”等十条方法论。他以《觉醒年代》《山花烂漫时》为例,指出真实历史与人物自带流量,呼吁从古装剧走向《大汉赋》《大唐赋》等史诗级历史剧创作。

编剧权益保障:从话语权到制度设计



编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高璇直言“剧本中心制”尚未落地,呼吁保障编剧“三权”:定稿权、阐释权与剪辑审查权。她建议平台改进“流量过会”机制,推动“剧本立项、剧本定价”,并细化编剧署名、合同网签等制度,从根本上维护创作者权益。

稻草熊娱乐集团CEO刘小枫分享了《两京十五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作品的开发历程,强调选题需“扎根、长壮、开花”,通过历史、革命、民族题材的“寻根”实践,探索内容创作的深度与广度。

数据赋能与IP创新:理性辅助,双轨并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通过CVB数据指出,收视破3的剧集中80%包含家庭、亲情等代际情感元素。他提醒创作者“善用数据而非依赖数据”,警惕唯流量论,坚守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在“IP改编与剧本创新”圆桌对话中,马伯庸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关键在于找到古人与今人的“共情点”;王贺分享改编《生万物》时“先忘掉原著”,以影视语言重构人与土地的深情;魏风华解析《唐朝诡事录》的美学结构为“20%历史+10%志怪+70%探案”,展现IP与原创的双轨创新路径。

好剧本的根:扎在时代的土壤里



从现实主义的精神回归到编剧权益的制度保障,从数据赋能的理性辅助到IP与原创的双轨并行,这场沙龙不仅是一次思想碰撞,更是一次行业价值的集体确认。正如刘文峰副司长所言:“剧本是思想的栈桥、文化的驿站”。当行业语态从悬浮回归土地,当创作从流量回归人心,好剧本自会在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开花。

「四味毒叔」出品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联系邮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众号lD:siweidushu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