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依向北风》的最新剧情中,或许迎来了该剧开播以来最令人解气、心情最为舒畅的一集。尽管这一情节导致俞乐山和盛雪竹的爱情之路再次受阻,也让略显幼稚的王潇承受了本应由乔正君、肖树德承担的恶果,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市长刘达生亲自为俞乐山和桥头五金厂背书,助力其彻底走出困境的精彩剧情。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民办企业与私营企业常被混为一谈,认为二者本质相同。然而,俞乐山接手并盘活的桥头五金厂,实则是一个充满时代特色的民办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对应,强调“民间兴办”的特性。

这种特殊的称谓,使得这个在经营上完全脱离大队管理的五金厂,被贴上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标签,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相悖,也为乔正君、肖树德之流提供了做文章的机会。
从内心来讲,笔者对乔正君此人有着某种复杂的情感。虽然他的能力并未用在正途,但他凭借识人、识事的本事,成功将报社主编和王潇都拉入了自己的套路之中。

然而,乔正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虽然看似取得了胜利,却也让岳父刘达生逐渐看清了他的真面目,认清了谁才是真心推动经济与民生发展的实干派。
或许,像乔正君这样的人才,在古代帝王的朝堂之上,有机会成为一代名臣或名相。但在刘达生可以拍板定调的小城市里,成为科长的乔正君,仕途或许就此止步。

这是一场关于方向定调的战争,也是民办企业如何面对国营企业的挑战,更是面对改革开放大潮时如何把握方向的抉择。
当乔正君、肖树德这些企图利用旧时代与旧思想从新事物中捞取好处的人逐渐浮出水面,当肖树德因酒后乱性再次被抓走后,俞乐山或许才真正迎来了乘风而起的历史际遇。

改革开放的东风正从深圳吹向全国,而乔正君却仍在为自己的仕途,利用肖树德这种宵小之辈恶意抹黑俞乐山和他的五金厂。
于是,才有了《依依向北风》开播以来最让人开心与痛快的一幕。看到所谓“读者来信”后的刘达生,有了契机与理由亲自来到五金厂为俞乐山背书。

或许,《依依向北风》并非一部在逻辑上严丝合缝的完美佳作,也非一部在剧情上完全符合历史进程的合格作品,更非一部在人物塑造上完美契合历史人物的电视剧。
但在笔者眼中,它注定成为迄今为止最敢于直面灰色年代的年代剧,成为一部不仅仅专注于成功与辉煌,更能将失败描绘到细致入微,让观众感受到如大潮来袭般有起有落的年代剧。

关于《依依向北风》的解读暂时告一段落,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