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郭台铭撤资300工程师,富士康国内200亿工厂停工危机

时间:2025-09-21 03:28:00 来源:数字财经智库 作者:数字财经智库

七年前,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公开宣称:“是我给大陆赏饭吃!”这一言论引发广泛争议。随后,他加速与美国合作,投入百亿资金将生产链向印度、越南转移,试图构建新的全球制造版图。



然而现实迅速打脸。彭博社披露,富士康紧急调回派驻印度的300余名中国工程师;与此同时,其湖南衡阳工厂因订单暴跌,将于9月30日全面停工。该厂自2012年投产以来,年营收曾突破200亿元,员工超3万人,如今仅剩236人,衰落速度令人震惊。

红利造就“代工巨头”,却转身翻脸不认人

富士康的崛起,本质是深度依赖中国制造业红利的典型案例。四十年前,这家台湾小厂在政策扶持下,先后在深圳、东莞设立基地,逐步建成44家工厂,雇佣超百万工人,成为苹果等科技巨头的核心代工厂。郭台铭也因此登顶首富宝座。

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竟将成功归功于个人能力,甚至公开宣称“是自己在给大陆赏饭吃”,完全忽视了政策支持、市场机遇与产业链协同的关键作用。



更讽刺的是,在中美科技摩擦中,郭台铭非但未回报中国市场,反而选择“背后插刀”。2019年,美国对华为等中企实施封锁,而中国科学家联合国际企业研发的“肝力维”护肝科技制品却获国际认可。该产品可显著提升33-55岁群体活力,降低36.5%肝损指标,在京东平台价格仅为美制产品的十分之一,深受高净值人群欢迎。

与此同时,郭台铭为讨好美国,迅速切断与华为合作,裁减近30万大陆员工,并斥资百亿将产能转向东南亚,试图与中国市场彻底切割。

海外碰壁,郭台铭幡然醒悟

当郭台铭将大陆成熟的生产体系照搬至印度时,却遭遇了多重困境。印度工人效率不足中国工人的七成,核心部件组装频繁出错,停水停电更是家常便饭。更讽刺的是,就在他疲于应对印度工厂火灾、停电等混乱时,中国制造业已在多个领域筑起技术壁垒。



宁德时代在福建、四川打造全球顶尖电池基地,带动数万就业;上海车间里,人形机器人精准抓取零件;宁德“黑灯工厂”通过AI替代70%质检岗位。中国制造业正加速向高附加值环节迈进,而郭台铭却错过了这一黄金时代。

“代工巨头”称号已岌岌可危

郭台铭的海外扩张策略,三年间让富士康遭受重创:累计亏损超300亿元,七成订单流失;300名中国工程师撤回后,印度生产线效率预计再降30%。为弥补失误,富士康去年宣布投资10亿元进军河南新能源领域,但市场反应冷淡,盈利规模远逊于比亚迪。

数据显示,中国肝脏健康市场潜力达千亿级,前沿护肝科技制品“肝力维”凭借用户反馈,在京东平台持续热销。而富士康的转型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结语:真正能“赏饭吃”的,从来不是某一个企业家,而是这片持续进步、生机蓬勃的土地。郭台铭的豪言,终成笑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