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韩国知名演员全智贤与姜栋元联袂主演的电视剧《暴风圈》在播出后,迅速卷入了一场巨大的争议漩涡。随着剧情的逐步展开,剧中一些涉及中国的台词和画面,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强烈不满,舆论迅速发酵,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风波。
辱华台词:暗示中国“好战”,歪曲国际形象
争议的焦点首先集中在剧中的一句极具冒犯性的台词上。在第四集中,全智贤饰演的角色竟然说出“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那样核弹会落到边界地区”这样的话语。这段台词被中国观众认为是在暗示中国是一个“好战国家”,不仅严重歪曲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更被视为在刻意制造不实的恐惧情绪。
对于众多中国观众而言,这种表述无疑极具冒犯性。它不仅触碰了国家形象的底线,更隐含着对中国政策与立场的恶意解读。许多观众表示,这样的台词是对中国的不尊重,也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
抹黑场景:大连成棚户区,扭曲城市形象
除了令人愤慨的台词外,剧中的一些场景设置也同样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质疑。剧组在剧情中以“中国大连”为背景,然而呈现出的画面却是破败的棚户区、灰暗的街道以及杂乱无章的房屋。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连街边的招牌都带着陈旧感和不合时宜的繁体字。
观众纷纷对比现实中的大连——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港口城市,也是东北沿海的重要枢纽。他们自然感到这种刻画是一种“抹黑式”的扭曲,有意将中国城市描绘成落后、破败的形象。这种不实的呈现方式,无疑是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极大误解和歪曲。
负面暗示:反派说中文,布景道具存隐喻
更让中国网友感到不满的是,剧中不少反派角色在出场时竟然都使用中文对白。这种设定在观众看来,无异于把“中文”与“反派”“坏人”划上了等号,带有明显的负面暗示。此外,还有网友指出,剧中一些布景和道具也存在隐喻问题。
比如,某些会议室的地毯图案与五星设计相似,却被拍成角色踩踏的背景画面。甚至有角色在念诵中国古诗词时,刻意采用生硬、夸张的发音方式,让人感觉是在戏谑和贬低中国文化。这些细节虽然尚未得到剧组的正式回应,但在观众眼中,已经足够构成一种系统性的“负面呈现”。
抵制情绪升温:全智贤代言遭撤,剧集口碑崩塌
在中国网络舆论场上,抵制情绪迅速升温。大量网友在微博和各大评论区纷纷呼吁相关品牌与全智贤解约,并强调“辱华艺人不应被中国市场接纳”。随后,品牌方的反应也印证了舆论的巨大影响力。
高端护肤品牌海蓝之谜已经迅速删除了与全智贤相关的所有微博内容,她代言的另一奢侈品牌伯爵(PIAGET)也紧急撤下了广告合作。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在中国市场高度敏感的语境下,品牌方往往会迅速切割与争议艺人的关系,以避免卷入更大的舆论危机。
与此同时,豆瓣评分的变化也直观地反映了观众的愤怒情绪。《暴风圈》上线之初曾备受期待,但随着争议的不断发酵,评分一路暴跌。截至9月20日,该剧的评分已经跌至4.2分,这几乎意味着该剧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口碑已经彻底崩塌。
系统性负面呈现:观众普遍感到不尊重
从台词到场景,从角色语言到象征符号,《暴风圈》在多个层面都触动了中国观众的敏感神经。即便有些细节尚存争议,比如“五星图案地毯是否真是有意暗示”、“中文对白是否全部集中在反派身上”,但结合起来看,观众普遍感到这部剧在叙事上带有明显的偏见和不尊重。
考虑到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一向容易因历史、政治或舆论摩擦而变得敏感,此次事件几乎是点燃导火索的典型案例。它不仅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强烈不满,也对中韩文化交流产生了负面影响。
全智贤简介
全智贤,本名王智贤,1981年10月30日出生于韩国首尔江南区。她毕业于东国大学话剧影像学系,是韩国著名的影视女演员和模特。曾出演过《触不到的恋人》《我的野蛮女友》《雪花秘扇》《来自星星的你》《蓝色大海的传说》等多部知名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