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以330亿元人民币完成对全球顶尖汽车芯片厂商安世半导体的收购,使其成为中资控股企业。然而,六年后的今天,英国与荷兰却接连对这家中企控股的芯片厂发起“围猎”,引发国际关注。

2024年9月,荷兰政府以“保护欧盟经济安全”为由,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解除中国籍CEO职务,并在10月切断对东莞封测厂的晶圆供应,甚至反咬中方“违约”。更离谱的是,荷兰方面一边指责东莞厂“违约”,一边拖欠其10亿元货款,转而断供关键材料。
英国的行动更为直接。政客公开提议,要求由荷兰控制的安世总部“强制出售”曼彻斯特晶圆厂,试图绕过中方股东直接达成交易。这一系列操作,让手握100%股权的中方企业沦为“局外人”。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前三强,其汽车用MOSFET产品占据22.5%的市场份额,全球每5辆车中就有1辆使用其芯片。而曼彻斯特工厂每月可生产2.4万片晶圆,是安世功率半导体的核心生产基地。
目前,安世仅拥有三座晶圆厂:上海厂尚在产能爬坡阶段,德国厂专注特种芯片,欧洲工厂仍是短期内的产能主力。若曼彻斯特厂被夺,安世产能将大幅缩水,其客户包括博世、大众、特斯拉等巨头,断供一天可能造成数百万美元损失。
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占安世全球收入的49.29%,汽车业务增速超26%。英荷此举本质是试图掐断中国在汽车芯片领域的话语权。

这并非英国首次对中企控股的芯片厂下手。2021年,闻泰科技通过安世收购英国NWF芯片厂,计划引入光刻机突破技术封锁。然而,2022年英国政府便逼迫中方剥离86%股权。
此次行动中,英国手段更为激进:荷兰仅冻结资产,英国则直接要求“强买”,完全无视商业规则。商务部曾与荷兰交涉,指出此类干预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但对方仅口头承诺“愿沟通”,实际步步紧逼。

英荷的“强盗逻辑”令人愤慨:你是股东,但我说了算。荷兰接管总部的理由是“保护欧盟经济安全”,却忽视了一个事实——安世被中资收购后,营收从低谷涨至23.6亿欧元峰值,毛利率从25%飙升至42.4%,专利年申请量从十几件增至110件。
如今,荷兰一边赚着中国市场的钱,一边抢夺资产;英国则直接跳过中方股东,与荷兰控制的总部谈判买卖,将商业规则视为无物。
安世80%的封装测试在中国完成,欧洲根本无法填补这一缺口。所谓“保护经济安全”,实则是拆台行为。

面对英荷的围猎,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