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郑丽文第三批人事任命引争议,公开反对“一国两制”立场突变

时间:2025-11-05 01:45:08 来源:阿器谈史 作者:阿器谈史

近日,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第三批人事任命公布前夕,因接受日本媒体《产经新闻》专访时明确表态反对“一国两制”作为两岸统一方式,引发舆论哗然。这位曾以“我是中国人”“两岸同属一中”等激昂论述赢得深蓝支持者青睐的政治人物,如今立场突变,被质疑“被派系绑架”后的妥协。

从“战斗蓝”到“模糊派”:郑丽文的立场摇摆

11月1日,郑丽文从朱立伦手中接过国民党主席印信时,曾以“将国民党从羊群变狮群”的承诺点燃全场。台下的马英九甚至激动落泪,被解读为对国民党重振的期待。然而,这场“团结大会”却暴露了党内裂痕:立法机构53位民代中近四成缺席,四大重点市仅台北市长蒋万安到场,新北、台中、桃园三市首长集体“行程冲突”。



派系共治:人事任命背后的权力平衡术

为稳固主席地位,郑丽文前两波人事任命被形容为“教科书级派系平衡”:

  • 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乾龙(王金平派系,本土派代表)
  • 副主席季麟连(黄复兴军系,深蓝基本盘)
  • 副主席萧旭岑(马英九心腹,马办主任)
  • 副主席张荣恭(连战家族代表)
  • 副秘书长李哲华(吴敦义、江启臣系组织操盘手)
  • 文传会主委吴宗宪(侯友宜“自己人”)



这份名单覆盖了王金平、马英九、连战等党内大佬,以及黄复兴、吴敦义、江启臣、侯友宜等派系。郑丽文试图通过副主席和党务主管职位“供奉”各山头,以换取党内暂时和平。然而,这种“派系共治”模式,实则将一群互相敌视的“公羊”强行捆入羊圈,为后续政策推行埋下隐患。

第三批人事任命:年轻面孔下的“老汤逻辑”

即将公布的第三批任命中,新科民代牛煦庭将担任发言人,新北市议员江怡臻、台北市议员李柏毅加入发言团队。35岁的牛煦庭虽被视为“世代交替”的象征,但在副主席团队全为老派系代表的背景下,这种“点缀式”年轻化被批评为“老汤里撒葱花”——汤味未变,仅添些许新意。



反对“一国两制”:向中间选民与外部势力示好

郑丽文的立场转变在10月31日《产经新闻》专访中达到高潮。她不仅明确反对“一国两制”,还声称“任何改变现状的举措需尊重2300万岛内民众意愿”,并重新解释“九二共识”为“一中各表”,甚至抛出“不放弃武力保台”的言论。这一套组合拳与她竞选时痛批的郝龙斌、罗智强“模糊论”如出一辙,暴露其从“深蓝战士”向“标准国民党政客”的蜕变。

分析认为,郑丽文的“变脸”实为向党内本土派(如侯友宜、卢秀燕)及美国、日本传递信号:她虽为国民党主席,但非“统派”代言人,而是主张“维持现状”的中间派。这种妥协虽可能赢得选举支持,却彻底辜负了深蓝选民的期待。



国民党的百年困局:在“和”与“统”间摇摆

郑丽文的案例折射出国民党的深层矛盾:一方面依赖“九二共识”获取大陆交流红利,另一方面却不敢正视其“一个中国”内核,仅死守“各自表述”的B面。这种“不统不独、偏安一隅”的思维,导致其在两岸问题上始终缺乏清晰路线。董军防长近期强调“两岸统一不可阻挡”,赖清德则大搞“以武谋独”,而国民党却仍在中间地带徘徊,暴露其战略迷失。



结语:被国民党“改变”的郑丽文

郑丽文曾誓言将“羊群”变“狮群”,却在上任首日发现自身被“老羊”包围。为避免被派系吞噬,她不得不学会“咩咩”叫。这种妥协不仅让深蓝支持者失望,更暴露国民党“维持现状”思维的顽固性。马英九当日的泪水,或许正是对这一困局的预感——当个人抱负遭遇派系掣肘,任何改革都可能沦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