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马杜罗面临危机,高市早苗展现强硬外交手腕

时间:2025-11-05 22:19:07 来源:山河路口 作者:山河路口



马杜罗面临危机,委内瑞拉或遭美国军事打击

近期,特朗普政府在委内瑞拉附近部署的军事装备和士兵数量显著增加。最新消息显示,美军“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和“格雷夫利”号导弹驱逐舰已抵达委内瑞拉海岸附近,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近几个月来,特朗普政府对委内瑞拉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炸毁加拉加斯海岸附近涉嫌贩毒的船只,将司法部悬赏逮捕马杜罗的赏金提高至5000万美元,并在该地区增派更多军事力量,包括“福特”号航母打击群也已抵达加勒比海附近。



目前,美国在该地区部署了1个航母打击群、7艘其他舰艇、1艘核潜艇“纽波特纽斯”号、情报战舰艇“海洋贸易者”号,以及1万名美军士兵。

《纽约邮报》援引白宫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马杜罗可能将在几天内成为历史,历史将对他做出评判。

《迈阿密先驱报》透露,袭击可能随时发生,目标直指委内瑞拉的军事设施。

《华尔街日报》也报道称,此次袭击的主要目标是委内瑞拉的军事设施。

《先驱报》进一步报道称,美国潜在的打击行动不仅可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摧毁军事设施,还可能对相关人士实施斩首行动。



10月31日,面对记者提问美国是否要攻击委内瑞拉,特朗普明确表示尚未做出决定。

然而,未做出决定并不意味着不会攻击。就像美国直接轰炸伊朗核设施一样,如果美国在委内瑞拉没有获得预期成果,特朗普可能不会轻易宣布胜利。



面对美国的军事压力,马杜罗显得十分焦急。他一边宣布动员800万民兵,声称拥有至少5000枚俄罗斯制造的Igla-S便携式地对空导弹、反舰导弹以及“强大”的空军,一边紧急向俄罗斯、伊朗求助,要求提供导弹、雷达、飞机、无人机、探测系统和GPS干扰器等装备。

然而,俄罗斯和伊朗自身也面临诸多挑战,能给马杜罗提供的援助可能有限。



10月31日,美国发布航行通告,以“特殊安全原因”为由,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间关闭波多黎各塞瓦海岸附近空域。该空域毗邻何塞·阿蓬特·德拉托雷机场,该机场驻扎着大量美军部队。

尽管此次军事行动被定义为摧毁贩毒集团及其基础设施和领导层,但美国认为马杜罗及其核心圈子就是贩毒集团的头目,因此打击行动迫在眉睫。

马杜罗能否逃过此劫,还是将像阿萨德一样面临悲惨结局,让我们拭目以待。



视线转向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她展现出的强硬外交手腕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有人批评她在特朗普访日时献媚,但高市早苗似乎有着自己的策略。

她主动参加“乌克兰问题自愿联盟在线会议”,并在日本-东盟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面时,二人握手合影后,高市早苗在落座前向韩国国旗鞠躬。



韩国媒体在报道李在明和高市早苗会面时,标题充斥着这样的表述:李在明甚至对极右翼人物高市也表现出了关怀。

高市早苗与李在明会面的表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管高市早苗向韩国国旗鞠躬是刻意的还是习惯性客气,这位日本女首相都不简单。

日韩关系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好,而且正在得到加强,李在明与上任之前相比,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还称日本是韩国的最佳合作伙伴。



高市早苗表示,韩国是日本非常重要的邻居之一,两国间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两国要发展以未来为导向的平稳关系。

李在明附和道:完全同意,你的话,与我常说的话,简直是一模一样,一字不差。

李在明甚至将韩日关系说成简单的家庭内部关系,还表示要实现“穿梭外交”,加强韩日关系,而高市早苗对此深表赞同。

以至于韩国媒体都对李在明的表现不满意了,李在明和高市早苗都强调要着眼于面向未来、稳定发展日韩关系,显然是意有所指。



高市早苗自2025年10月上任以来,开局持率颇高。其保守理念根植于安倍晋三的政治遗产,主张进行强有力的国防改革,包括修改宪法以增强军力,同时优先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如今她主动对韩国示好,李在明也对日本示好,日韩关系正迎来新的变化。

高市早苗很可能是个狠角色,如今的国际环境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这让很多人难以适应。



最后提一下俄乌战争中最受关注的波克罗夫斯克,不久前刚刚发生的一幕勇士行动,乌克兰士兵的勇敢令人敬佩,但有些行动却显得过于冒险。



布达诺夫下属的乌克兰国防情报局(GRU)特种部队11名士兵乘坐黑鹰直升机,降落在波克罗夫斯克附近(ISW 10月31日地图蓝圈处),旨在重新打通关键的后勤补给线,但这是一场自杀行动。

将乌军精锐的特种部队当作步兵使用,用11人去机降,结果就是这11人遭到俄军无人机追杀,全部阵亡。

要守住波克罗夫斯克,需要大量的步兵,乌军缺乏足够的人力,还能坚守多久,取决于乌克兰领导层的决策,但目前乌军目标仍是在波克罗夫斯克给俄军造成更多损失。



11月1日,乌克兰发射近300架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多地,对俄罗斯的远程打击进一步加剧。

俄乌双方都在互相耗着,看谁先耗不住,谁先耗光资源。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坚信乌克兰在欧洲支持下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个世界很难,希望正义、良知永存......。